阅读历史 |

第18章 照夜火(二)(2 / 3)

加入书签


“啊,你还不知道吗?山中除了咱们几个住在竹苑的,就没有活人。但是偶尔有来客,需要仙使接待,怎么办?”姚小山一笑,并指拈起桌上的一张白宣,对着一吹,“仙尊就这样,对纸呼出一口气,纸就变成仙使啦。有时候仙尊来了兴致,不拿纸变,在山间揪一只兔子,捉一尾鱼,把它们变成人的样子,昨天下山接待你们的仙使,就是云过溪边的一只小山雀。这些小家伙们在仙山待久了,成了精怪,时而会使一点术法,我还以为你说的火,是这些精怪们跟仙尊学的幻术呢。”

姚小山的话匣子打开了就关不上,说到这里,感慨一声:“都说仙人遥不可及,但仙尊最好了,对山中的精怪们好,对我们这些凡人也好。譬如我吧,从小没爹没娘,在村子里受尽欺负,仙尊有回路过,见我脏兮兮的,顺手把我捡了回来,非但教我拳脚功夫,还让云外洞的灰毛鼠教我识字,我有了谋生自保的本事,等以后下山了,再也不怕被欺负啦。

“山里的师兄弟们都说,仙尊是当世第一剑尊,明明有倾山倒海的本事,却怜惜我们这样的草木,太难得了。可惜我们在青荇山住不长,几年后,等我们下山,新的弟子进门,小师妹你就是青荇山的师姐啦。”

说到这里,他问:“对了小师妹,你是慕家人,那你姓慕吗?全名叫什么?慕织?”

阿织摇了摇头:“阿织是母亲给我取的小名,我单名忘,叫做慕忘。”

她解释道:“母亲生下我就过世了,听四叔说,父亲因为太过思念母亲,积忧成疾,只盼能忘却至爱离世之苦,是故给我取名‘忘’,我从小跟着四叔,四叔只唤我的小名。”

“为何要忘?如果当真思念离开的人,应该要一直念着才是,你应当叫‘念’才对。“姚小山道,转而说,“看来你的四叔没有错,还是阿织好听,那我就当你和大师兄一样,名字里只有一个字,他叫夙,你叫织。”

阿织问:“师兄他,就叫夙?”

姚小山“唔”了一声:“应该有姓的吧,不过我们没人知道他姓什么,听仙尊叫他夙罢了。师兄很厉害,好像是一年前吧,落霞镇外大妖作乱,害了不少人,师兄提剑过去,不消半日,一人就把妖窟荡平了。他五行术法修得极好,能够平地生水,隔空引火,只要未枯尽的凡木,他都能用灵力救活,他如果在中夜点一簇光焰,那焰苗能不灭不熄,不毁不尽,一直燃到天明。”

姚小山说着,挠挠头,“其实比起仙尊,我们这些凡俗弟子更怕师兄一些,仙尊多少容易亲近,师兄总是独来独往,几乎不怎么和我们说话。不过整座青荇山,只有他算是仙尊的亲传弟子,配得上跟仙尊修剑道,哦是了,眼下仙尊又收了你,也不知道仙尊肯不肯把剑术教给你。”

阿织听了姚小山的话,一时间想起那簇照亮山路的荧荧夜火。

她不确定是不是猜到了夜火的来源。

屋外传来竹扉推动的声音,姚小山道:“定是仙尊回来了!”风一般地迎去院中。

阿织跟在他身后,却见一个修长如玉的身影推开另一间竹舍的门,也来到院中,姚小山瞧见夙,愣了一下道:“师兄你、你都回来了?我以为你不在呢。”

他有点畏怯,他适才与阿织说了不少师兄的闲话,早知道他就在竹苑,他就不说那么多了,也不知道师兄听见没有,听去多少。

问山看到夙,挑眉一笑,莫名道:“怪了,今日你我分明去了同一个地方,怎么你比我先回来?”

夙没有回答,安静地立在月下。

姚小山朝问山拱手道:“仙尊。”

阿织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唤:“仙尊。”

问山不知道从哪里招来一片叶,化作纸扇轻轻敲在她的额稍,带着笑意责备:“仙什么仙,叫师父。”

阿织轻声道:“师父。”

“小阿织,伤好些了么?”

阿织点点头:“好些了。”

“既然好了,苦日子可就到了。”问山一笑,“明早开始,跟着为师学剑。”

……

魇气已快散尽,梦中那些如烟似雾的过往也变得苍白起来。

食婴兽已经死去,被吸食进的魇气分明不该有令人心悸的妖力,阿织将醒未醒时,那些一遍一遍萦绕在她耳畔的话语却如同梦魇一般,哪怕它们当年被人说出口时,是温柔的——

“仙什么仙,叫师父。”

“明早开始,跟着为师学剑。”

“仙尊最好了……他是当世第一剑尊,明明有倾山倒海的本事,却怜惜我们这样的草木。”

是啊,明明有倾山倒海的本事,却僻居山中一隅,善待这个人间。

这样的师父,怎么会引得群妖封印松动,携溯荒作乱?

阿织从来不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