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60 章 喜大功(1 / 4)

加入书签

因为二哈去世,雍正的心情一直不好,弘历暂时不敢跟他说换人的事儿。倒是弘时想了个办法让皇父开心:二哈和花花有很多小崽子,不如从里面选个像二哈的送来。

弘时就有一本送狗子的记录,他回家翻箱倒柜地找,他媳妇董鄂氏就问:“爷找什么呢?”

弘时回答:“找昔年的一个本子。”

他媳妇就说:“去书房找啊,谁家的本子在卧室。”

“你别管,找到了。”弘时从衣柜里翻出一个本子来,笑着跟媳妇说:“懒婆娘,柜子里有什么你都不知道,可见平时都没翻过。”

他媳妇心想有下人呢,自己干吗翻衣柜。也不和他多说,就问:“这是什么本子,怎么放在这里?”

“羊毛防潮,爷是怕这本子遇湿发霉放在羊毛衣服里。”他打开本子,董鄂氏做走过去看,看到上面写了时间,后面写了人名,还缀上了“公”“母”。

董鄂氏看了皱眉问:“您怎么在爷们后面写个‘母’字?传出去多不好听啊!”

“你懂什么,这是爷把花花的孩子送出去的本子,花花的崽子到谁家去了爷要心里有数,免得送重了。”

董鄂氏看他像看神经病!

弘时翻了一下,就说:“就是这本,你在家待着吧,爷出门一趟。”

董鄂氏立即追着出门:“爷去哪儿?什么时候回来?”

“你别管了,爷不回来吃饭。”

弘时一连跑了好几家,二哈和花花的孩子倒是有些模样毛色像二哈,但是到了第三代,二哈的痕迹很少了,第四代身上几乎没二哈的痕迹了。

二哈和花花的子女寿命只能算普通,远远没有盐宝和二哈寿命长,二三代大都不在了,弘时找了几天,没找出一个像二哈的,大部分都是丑丑的串串狗。

倒是十阿哥说了一句:“这种狗子咱们这里不常见,北方有,叔叔见过它们冰天雪地拉雪橇,和二哈一模一样。你等哪天叔叔再出远门给你弄回来一只一样的。”

弘时谢了他,回去告诉雍正。

雍正叹口气,背了一段《西游记》里面的词儿:“色色原无色,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劳说梦。二哈好就好在是二哈,再来一个那还是二哈吗?你着相了啊!”

弘时默默无语。

雍正给弘晖的超厚家书星夜送往洞庭湖。而海棠也在这时候回到了洞庭湖。

她已经把湖北的事儿办完了,和十三阿哥见面寒暄了几句,就问弘晖:“宝庆那边怎么样?”

弘晖说:“有人偷卖,听您的,对他们都是听之任之,暂时还没处理。”

前不久海棠就下令水泥专卖,因为可以建房修城墙还可以加固堤坝,把这种东西的地位一度提到和盐铁相同。对这个规定大家都理解,这玩意确实好用,见过的都说是好东西,某种意义上是国之重器。因为难买,所以用水泥造的房子才很贵。

既然有稀缺性,那么就有

人铤而走险弄一些去贩卖获利,这就是海棠放下的鱼饵。前面再三强调这东西重要,要朝廷专营,谁敢私卖就是犯罪,犯罪就要抄家,不抄家从哪儿弄银子!

经过弘晖的讲述,九阿哥总结就是:“外面那群老鼠给你这只胖猫攒食儿呢!那群硕鼠还在洋洋得意。”

海棠就趁着这个机会把计划讲给十三阿哥听。现在安置棚民的钱是借的,想还钱就从卖房和抄家下手。

弘明此时问:“可是抄家的钱该入国库啊!”

海棠说:“对啊,国库也没给我拨钱啊!”

弘明不懂看着大家,弘晖就解释:“安置棚民是不是要花钱?假如说贪官被抄家,钱入了国库,等安置棚民的时候,还要再从国库拿钱,这时候就直接用了,不用那么麻烦。当然了,来往的公函是要补上的。”

弘明就是拐不过这个弯儿,抄家就是抄家,安置就是安置,怎么能拿抄家补安置呢?

他拐不过这个弯儿,十三阿哥能理解。他担心卖房和抄家的钱不够还账,就问:“抄家才能抄出来多少?够还钱庄的钱吗?”别弄到最后姐姐一世英名就这么败坏了!他可不想让姐姐留下个类似“债台高筑”的典故。

海棠说:“抄家的钱忽略不计,那就是苍蝇腿上的肉,有没有都行。抄家不是目的,改土归流才是!一般的土财主弄这些回去盖房子,三车五车就够了,这点水泥才能落下多少好处?违反我三令五申弄水泥自然是有人大量需要,如果是土司买回去修筑城寨呢?”

十三阿哥叹口气:是水泥坚固还是火炮锋利,就看接下来的比试了。

十三阿哥还是担心钱,他焦心地问:“目前这钱够吗?”

九阿哥负责账目,点头说:“目前两湖的钱是够的,还完之后尚有盈利。”

海棠提醒他:“你要把税算上。”

九阿哥不满意地说:“朝廷卖宅子从不上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