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4 这就是亲徒弟呀!(2 / 3)

加入书签

少。 “到了!” 走了差不多一盏茶的时间,三个人终于来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这个区域全部都是很有名的弓箭,差不多有一百把,全部都来自辽、金大将。而沈昊林和沈茶的目的,是挂在中间那排正中央的那把通体全黑的重弓。 “拿下来吧!”沈昊林指指那把用乌金打造的重弓,轻轻笑笑,“兜兜转转了这么多年,到底这把弓箭还是回到了晏伯的手里。” “是啊!”沈茶点点头,伸手接过护卫首领捧过来的弓箭,“这么一拿,这把弓足有百十来斤重,没有点力气的,还真拉不开它。”她伸手捏住弓弦,拉到一个满弦,轻轻的一放,就听到“啪”的一声,放在不远处用来补充照明的蜡烛瞬间就灭了。沈茶挑挑眉,忍不住称赞了一声,“好弓!” “将军好功夫!”护卫首领赞道,“这把弓重一百二十斤,铁甲护卫有一半的人都是拉不开一个满弦的。” “金国大将的弓比起辽国大将的还是轻了一点,上次在午马镇的时候,我掂量了一下完颜泽盛老将军的弓,比这个要沉多了,至少有二百斤,我只能勉勉强强的拉开一个满弦。”沈茶拿过护卫首领的箱子,很小心的把这把弓放了进去,“好了,存在这里这么多年,是时候还给晏伯了。” “可不是,当年这把弓是晏伯拿到的,只不过,那个时候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他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根本就拉不开弓,父亲只能暂时把这个放进了兵器库。如今心结已解,可以物归原主了。” “当时小天哥说要送贺礼,我就想到了这个。我觉得送多少银子都没有送这个好,毕竟,晏伯也是不缺银子花的,是不是?” “是啊,心有灵犀,跟我想到一起去了。”沈昊林拍拍护卫首领的肩膀,“忙吧,我们自己出去。” “恭送国公爷、恭送将军!” 沈昊林拎着装着那把乌金重弓的箱子,和沈茶原路返回,通过两条密道,回到了祠堂。 “父亲、母亲!”沈昊林把箱子放在地上,和沈茶跪在蒲团上,给老国公爷和老国公夫人的灵位磕头,“今天是个好日子,秦伯父和晏伯的大喜日子。他们因为误会而分别多年,在彼此的心中都留下一个心结。多年之后,这个误会解开,心结消失,他们决定共同携手,度过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父亲、母亲,请你们祝福他们吧!” “父亲、母亲,我和兄长决定将这把弓作为贺礼送晏伯,希望他们以后的日子可以和和美美的。他们是我们的亲人、长辈,我和兄长会好好的孝顺他们,您们放心吧!” 说完,沈昊林和沈茶朝着灵位磕了三个头,站起身来,拎起那个小箱子走出了祠堂。 “我们把这个放回到咱们屋里吧?”沈茶拉着沈昊林往虎丘的方向走,“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咱们找个借口,偷跑出来,给他们一个惊喜,怎么样?” “好!”沈昊林宠溺的笑笑,“都听你的。” 两个人手拉手走回虎丘,回到他们的卧房,将那个箱子藏在了书架后面的暗格里面。 “走吧,我想看看小云和十七、十八有没有想到一些为难我师父的好点子。” “你就一点都不担心你师父生气?这么多年,可没有人敢捉弄他的。” 沈茶关好了房门,笑眯眯的看着沈昊林,拉着他边走边说道,“我师父可大气了,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他一点都不会在乎的,而且,我敢跟你打赌,他一定会玩得比我们还起劲呢!” “但愿如此吧!” 沈昊林和沈茶回到晏伯的院子里,一眼就看到蹲在房檐下的三个人,他们走的时候,这仨人就这么蹲着,小一个时辰过去了,这仨还是这么的蹲着,连个姿势都没有换过。 “你们仨……”沈茶先把宋其云拽起来,扔到了屋子里面,又把影十七和影十八给了起来,“不觉得冷吗?万一冻病了,可怎么办?对了,梅竹呢?” “苗苗姐让人过来说,她那边人手不够了,要找小竹姐姐和小林姐姐。” 沈茶站在房檐下,朝着房顶喊了一句,“十五,去拿几碗姜汤过来,记得把你自己的也端上。” “好嘞,等我一会儿,马上回来!” 沈茶看着影十五嗖嗖嗖的跑走了,转身进了屋,就看到沈好林给那三个熊孩子端了两个炭盆过来。她顺手把自己揣着的手炉塞到了宋其云的手里,又从桌子上拿了两个暖炉递给了影十七和影十八。 “你们三个还挺行的,真不怕被冻成冰人吗?” “小茶姐姐,我们一点都不冷。”宋其云捧着手炉,朝着沈昊林和沈茶笑笑,“就是腿有点麻,我们也不敢起来。你们两个做什么去了?” “这是个秘密,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沈茶笑笑,转头看到影十五拎着一个食盒跑了进来,“慢点!”她接过食盒,放到桌子上,把里面的姜汤拿出来,分给每一个人。她看到其他的人都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姜汤,轻轻挑挑眉,屏住呼吸将自己的那一碗都喝光了,然后,将空碗放在了桌子上。“我喝完了!” 沈昊林是第二个喝完的,喝完之后,拿出了一个小荷包,从里面掏出了两块糖,一块自己吃了,另外一块塞进了沈茶的嘴里。 其他的四个人看到沈昊林和沈茶,就算再不情愿,也只好端起碗来,捏着鼻子将姜汤灌了下来。 “好辣!”宋其云把碗放回到桌子上,也吃了一块糖,“看我这汗出的,刚才那一点点的寒意都不见了。” “你们三个蹲在那里半天,想出什么好点子了?”沈茶往沈昊林身上一靠,“别说什么都没想到啊!” “我们只是难以抉择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