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7. 第 37 章 身子略略前倾,显出一把……(2 / 4)

加入书签

方,唇角勾了个没有暖意的弧度:“今日我与元娘才回红河县,还有旁的事做,没办法招待两位长辈。不过,还是有些事要和长辈们商谈的,如此,明日晚上秦家祠堂罢!”

秦升两人相互对视,一时不知道贺勘到底要做什么?

这时,大门处又有了动静。

“公子,兴安回来了。马车在半道儿坏了,修了……”兴安背着个包袱跨进院门,什么也不管,先朝着院中喊了一声。

待看清那边的几人,以及冷冷的气氛,瞬间闭了嘴。

紧接着,后面有人抬着东西进来,是贺勘随行带着的几个家仆。

见状,两个秦家长辈没了气焰。那堂叔开口:“那便依二郎的意思,明日晚上去秦家祠堂。到时候,大事小事的都说开。”

说完,手里拽了拽一肚子气的秦升,好歹拉着出了院门。

贺勘回身,看着孟元元问:“他们以前总是这样,对罢?”

孟元元点下头,也没多说什么,弯腰提起篓子,往西厢走去。

“元娘,”贺勘跟上,从她手里接过篓子,“这一年来,你受苦了。”

“我只是不想这些东西平白无故落去别人手里。”孟元元轻声回道,有些人呐,不是自己的东西偏偏就要惦记着搞到手。

就像当年,孟家的那些长辈,亦是如此,手段可比秦家这几个厉害多了。

听着她简单的说话,贺勘皱了眉:“我不会再让这些乱事儿缠着你。”

孟元元淡淡应了声,本来这趟回来,也是为了理清与秦家的牵连。要说贺勘,大概同样想与秦家族人断开,毕竟他将来是要走仕途的,这些秦家人说不准就能闹出什么。

他选的时机刚好,借着处理家事,也可把这些多余的枝枝叉叉给清理完全。明年春闱,便不会有任何障碍。

“等等,”贺勘叫住她,两步到了她边上,“你忘了这个。”

孟元元低头,看着他正把井沿上的橘子拿起,两下剥了皮,随后给她塞来手里。

“你知道兴安嘴馋,让他看见可没有你吃的,”贺勘压低声音,示意正搬东西的兴安,“这是给你买的。”

手心里微凉,鼻尖嗅得到淡淡橘子香,孟元元道了声谢。

要说人多了,做事情就快。

秦家院子半天功夫就收拾了出来,摇摇欲坠的院门也被重新修好。

兴安忙得脚不沾地儿,指挥着家仆做这个做那个,半天下来嗓子都哑了。

而门外,时不时就会有人往里瞅几眼。

家里事情忙得差不多了,抽空儿,孟元元去了一趟前街刘四婶的家。

刘四婶乍见到进门的孟元元,吃了一惊,忙将人请进屋去。

孟元元捎了些礼物,说是感谢人帮着照看家门。刘四婶觉得受之有愧,因为根本不知道是谁过去砍的院门。

坐下来后,也就说起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儿。说秦尤被扣在赌坊,那些放债的让秦家叔伯拿钱去赎人,可想而知,没有人会去,后面秦尤被断了两根指头,有一日他打晕了看守自己的人,逃了出来,自此再没人见过他。

“你说你公婆那样好的人,怎就有秦尤这样的混账儿子?”刘四婶气得拍大腿,“那些个好田就给抵了出去,谁看着都心疼。”

孟元元知道刘四婶与秦母交好,是真的对秦尤恨铁不成钢:“那婶子知道大伯去了哪儿?”

刘四婶摇头:“不知道,有人说被赌坊的人给抓住,直接打死扔进洛江了;也有说藏到大船上,去了海外。”

“淑慧让我给婶子问声好,她现在身子强了不少。”孟元元话去别处,想着秦尤应该没那么容易死,至于去海外,也不会有那个胆量。

他那人,怎么看都不是个能吃苦的。

“小慧也是苦命,亏着当日你带她走,否则还不知会怎样。这次,是二郎与你一起回来的?”刘四婶对秦家的事情很了解,当初也是看着孟元元嫁给贺勘。

夕阳的光透过窗纸进来,屋中略显昏暗。

孟元元点下头,嘴角总是缓缓的勾着:“公子说要把这边的事全理清。”

“怎的叫公子?他不是你相公吗?”刘四婶笑,拉着她的手拍了拍,“你婆婆知道你们这样,也该安心了。”

孟元元跟着笑笑也不多说。

刘四婶瞅着,故意板着脸嗔怪一声:“别只是笑,婶子最会看人,元娘你可是有福的人呢。”

说着,她把一碟柿饼往人前一推。

孟元元也没客气,伸手捻起一块:“婶子总是这样照顾元娘。”

“那你就常来跟我说话,”刘四婶笑,顿了一瞬,试探问到,“卓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