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二章 剑气近(1 / 1)

加入书签

一行人隐秘行进在静谧的山谷中。

一路无事。

两侧密林广布,郁郁葱葱的林地里不时有鸟雀啾声,闲暇时光,颠簸中倒也并不枯燥。

直到日头堕的越来越低,山塬外的光线越来裁暗淡时,众人方收拢阵型,准备进逼二十里外的蒲州城。

临行时,杨宏对杨昕说道:“战场上半个时辰甚至是半刻就可以决定胜负的走向,我不能派人全力护你,一旦事情有变需全力拼冲时,切莫掉了队伍。”

杨昕身子骑在一匹红鬃烈马上,足够淡然:“东郡时陪夫子驰马惯了,二哥放心便是。”

“如此,便拼冲了,不过一道夜游骑罢了。”

是日夜,天上没有月半弯,只有星几颗,一众人衔枚马裹蹄,分六列排开,缓缓向北面进发。四周的荒原则是漆黑一片,不知隐藏着几多危险。

行进到十余里时,正逢五十余骑打马逡巡,杨宏等人一马当先,轻提缰绳,自身后取出黄杨硬木弓。远处的那些游骑隐隐听到极微弱的马蹄声,已经回马,准备迎战。

漆黑的夜里,杨宏看不见自己握弓的五指,所以他静静看着那处,然后缓缓闭上眼睛,搭箭拉弓瞄准不知何处,然后松开弓弦。

夜空里弓弦振荡嗡鸣。

远处一名游骑胸口着箭,迸出一飙血花,闷哼倒地。

“冲!”

杨宏一声令下,蹄声如雨。

羯族人精于骑射,虽然只是散骑,但训练有素,转瞬间,伴着越来越清晰密集的蹄声,隐隐约约间,那近五十名游骑狂风似地席卷而来,甚至可以看到锋利兵刃反射的亮光。

看着越来越近的羯族游骑,听着对方凄厉暴怒的吼叫,杨宏等先头骑众一并散开,苏栀则单骑侧身护住左手的杨昕,笼在白色袖中的手指轻轻握住了一柄剑。

双方的距离已经拉的极近,接触只是瞬息间的事,无论是谁都来不及挽弓射箭,对方也终于看清了敌人的模样,最前方左右两骑则是一提缰绳,直接撞向杨宏,跟在后面的数骑则是怪叫着坐正,抽出腰间的弯刀,不停挥舞。

叮的一声。

杨宏侧身避开了一人的刀风,手中枪倏地一提,刺倒一人,而后双方坐骑径直向前,留给身后人。

杨宏知道,这五十余骑根本不是他们数百骑的对手,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对方营地精锐到来之前,快速扑到蒲州城下。

落马的人越来越多,浓厚的血腥味混着马蹄翻起的土壤,扑鼻而来。

人潮中同时裹挟着变幻的刀剑重影。

苏栀双脚一错,避开挟劲风而来的两匹骏马,右手一转,剑锋画出两道雪白的光线,然后鲜血乍现。

大有女侠风范。

众人全力拼杀,一股脑冲至十里之外,杨宏高声一句:“点火把,扬旗!”话音刚落,在稀松点亮黑夜的几个火把的簇拥中,一杆火红的魏字旗应声而出,进逼蒲州城下。

蒲州,河东古城,城墙高厚,护城河深,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未到城门前三里处,早有人报予高沛,时高沛部将李文忠值守城楼,见一行众人渐近,担心有贼寇犯境,急令弓箭手准备,自己则登上高处,呼喝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这时羯族精锐已倾巢四围而来,杨宏众人一路拼杀,死伤过半,见城门紧闭,当即喊道:“魏国国相杨彪之子杨宏,奉命有事来见高将军,烦请接纳!”

李文忠听完,不敢做主,又见四围羯族骑兵已成合围大势,不忍这帮人有损,思量间,右手一扬,登时城头上点燃数十堆篝火,熊熊火焰逆风摇曳数尺,将整个城头染成火红色。

“我的枪已经在叫了,没想到羸弱的魏国内尚有如此人物!”眼见那柄火红大旗遥遥冲出百旗而来,常年征伐的李文忠眼里边泛起一阵亮光,紧跟着把手再扬,尖锐凄厉的箭鸣声登起,数百枝羽箭画着一道道弧线,自城墙上方抛射而至,撕裂寒冷的空气,呼啸着扎了下来。

锋利而冰冷的箭簇,在这个难以视物的黑夜里,轻而易举地穿透骑兵的躯干四肢,迸出一道道血花,掀起一声惨过一声的痛嚎,转瞬之间,便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全员上马,准备救援。”李文忠翻身跃上一匹黑马,引五十骑扑门而出。

三股力量几乎同时撞到了一起。

李文忠一马当先,枪挑三人,手下人亦是胡刀装扮,训练有素,丝毫不亚于羯族精骑,一时间三方捉对角厮杀起来。

杨宏他们的压力登时减轻许多,顺着李文忠他们来时的路,几个呼吸的功夫,冲得快的都快临近城墙大门了。

“退。”连斗三将的李文忠赖杨宏相助,连斩两人,合于一处,一齐向城门而去。

城墙上又一批羽箭落下。

众人有惊无险地进入了城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