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八章 :华夏统一(1 / 2)

加入书签

蚩尤大败,九黎,东夷,炎帝臣服黄帝。

炎帝与黄帝结盟而归,史称炎黄,其后代共称为炎黄子孙。

黄帝在位期间,播种百谷,在炎帝的辅佐下,粮食丰盛,百姓幸福。

虽未考察,可在当时的部落中,称黄帝为尊,为大帝,炎黄时代为华夏大地不可或缺的文明起源时期。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统一了整个华夏大地的分散部落。

更正文字,创造乐器,设计历数,每年三百六十五天,设计天干地支,大兴文字,让所有的百姓学习文字,认识到文字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设立了宫室,不再是以往的石屋草屋,还设立了百官,共同管理着华夏大地。

其中推出了衣裳这一概念,不再让族人们穿着粗陋的兽裙草衣,而是利用特殊的材料制作衣裳。

黄帝一统天下,奠定华夏文明的基调,视为华夏始祖。

泰山脚下,黄帝轩辕带领着常先,应龙,力牧,炎帝,祝融等人,率着五谷,牛羊猪肉,来到泰山进行封禅仪式。

在他的身后是十万炎黄族人,以及被俘的各种奴隶,全都在泰山脚下等待着黄帝昭告天下,为天下共主。

各个部落的首领,跟随着黄帝走上泰山的山巅,在十位大巫的设台仪式下,将祭品摆上桌前。

黄帝身穿着一身蚕丝衣裳,在众人的拥护下,走上了祭台,望着昊日当空,万里无云,一望千里的泰山山巅,黄帝的心中一片坦然。

今日,他便要昭告天下,做为天下共主,祭天封禅。

黄帝望着下方数十万的炎黄族人,朗声开口:“吾乃轩辕黄帝,生于有熊国,吾幼时能言语,少时端重,知晓礼节,尊重长辈,沐后继位有熊国国君,在位时播种百谷,兴文字,座下百姓安居乐业,设音律,制服饰,有礼节,推算历法,尊崇天和。”

“征战南北,如今一朝大统,现于泰山之巅,封禅昭告于天下。”

“望天地许可,风调雨顺,吾在位期间,百姓定会安居乐业,不兴战乱,好生治理……..”

一时间,整个天地都只剩下了,黄帝轩辕站在供台上,那朗朗肃清的声音。

齐昊站在天空,听着黄帝的承诺,在对方祷告完毕之后,他知道该他上场了。

天地之中一道神音响起,长虹而现,无数鸟兽铺天盖地的飞来,搭作成一道长桥。

更远处,九条金龙拖着一辆黄金驾辇,破空而来,缓缓在长桥面前停下。

齐昊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他气宇轩昂,神色自若,缓缓走下辇车,走上了长桥,长虹在他头顶亮起。

如此神奇之象,令所有人心惊骇然。

齐昊走到长桥底端,朗声开口:“姬轩辕,为人族有益,播五谷,设黄帝内经,统一天下,泰山封禅,天地赐名———华夏大帝——黄帝。”

话音落下,黄帝轩辕这才堪堪回神,朝着齐昊俯身一拜,他的内心十分震颤,这世间居然有神!

“轩辕领旨,谢天地赐名!”

齐昊收回目光,转身离去,坐上九龙拉辇乘日而归。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消失不见。

在此刻,华夏大地上所有人族都对齐昊产生了信仰。

他的信仰点数来到了五千点,由于这方世界人族的灵魂强度不高,所以百人才能给予一点信仰点,以至于他的信仰点数才这么少。

望着齐昊离开的身影,黄帝轩辕心中骇然,父亲和祖父记载中见过神明一事居然是真的!

大巫们也震惊了,他们都是造谣诈骗,也就会点医术治理族人,可没想到还真有神明啊去,那为什么他们沟通上天的时候,却没有反应呢?

炎黄族人们沸腾了,神明居然真的存在,而且黄帝还是被神明赐名承认的帝王!

天下即将大兴!

他们要有福了。

泰山封禅之后,黄帝建都涿鹿,设立百官,同时建立了初步的法律,要求族人劳作耕地,上缴税金。

继位的期间,百姓们安居乐业,吃的不愁吃,也不愁穿,人们好似回到了原始部落一样的存在。

没有战争,没有争斗,每天只用耕种田地,丰收的时候,上缴一部分粮食,就能有着两三年一家人都吃不完的食物。

黄帝的美德以及事迹,被记录在了所有炎黄族人的心中。

他们自豪的表示他们是炎黄子孙,生于华夏,始于炎黄。

炎黄的时代将华夏文明传播到了其他的大地上。

伴随着黄帝十几年的治理,人口数量已经来到了九十多万人。

同时他还创造了舟车,指南车等东西。

在十几年的治理下,时光匆匆流逝,神农炎帝老死在了神农氏部落祖地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