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章 为了民生,造酒量减产(1 / 2)

加入书签

“哦?秦县尉你可记下了,明天回县衙给高大勇一个公证文书。”刘克俭对着正在竖起耳朵听的秦县尉说道。

“属下明白。”秦县尉见世子下命令,立即起身抱拳道。

高阳见事情基本上达成自己的心愿,拿起手中的易拉罐,一一向在座的人进酒,只是刘克俭喝完啤酒后,一脸幽怨地看向高阳。

“实在对不起,这酒我这真的没有了,下次等我的作坊完成了,我会造一些果酒给世子品尝。”

一个大饼先画着,高阳可不能这时候跑空间去拿酒。

“公子,今天吃的土豆,我听村里人说,你一千亩地收获了二万多石的土豆?”刘语嫣见两人的谈话结束,问道最近他了解的情况。

“对,就是今天的菜,也可以单独作为粮食食用。”高阳虽然说穿越古代,也知道百姓吃不饱的现状,但是他还是对土豆这玩意有些排斥。

除了刘语嫣,余下几人听说二万多石的产量,心中一盘算,卧槽!亩产二千多斤,这几乎是大夏朝的十倍产量啊!

震撼不能说话的几乎是全部之人,刘语嫣更是不知道如何开口说。

“那~那,公子可有想过将这土豆拿出来给其他百姓种植?”刘语嫣说话的时候脑子有些恍惚。

刘克俭见刘语嫣发问,将头扭向高阳,一脸期待地看着他。

“这有何不可,这土豆产量村民已经看到,我会留下部分种子,向本村和周边的村民按照粮食的二比一发放,没有钱的也可以赊账,而且都是种植在旱田里,不影响他们麦子和粟米的产量。”

关于土豆问题,高阳本来一开始想从本村推广的,可是自己有了荒山开垦,就直接让村民给自己开垦,学习了一下种植技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后,才能刺激这些村民。

当然,村里也有部分村民选择是相信他的,比如大伯就用三亩旱地种植土豆,二婶家及那名遗孀女儿家也种植了一亩,苏茜是无条件地接受高阳,他家一下子种了五亩,为此没少挨他父亲的责骂。

现在丰收了,苏茜的父亲嘴巴咧到耳根后面,逢人都夸女儿的好。

刘语嫣见高阳没有打算将土豆技术藏私,心里也有些宽慰,她激动地问向高阳道:“公子,如此,可否教我如何种植土豆?”

“你一个公主学什么农桑之事?你可以委派人过来学,我们马上要做下一季的种植了。”高阳见刘语嫣想学,觉得好笑,且不说公主高高在上,那学习种植土豆对他有什么好处?

“秀才这样说有道理,我禀报父亲派人来学,到时候将学会的人遣往宫中,再教会朝中农作监的人即可。”刘克俭一听可行,立即接话道。

高阳时下要造酒,要是朝廷介入,他担心土豆的种子是否够,顿时开始犹豫起来。

“我不知大夏面积多少,一个村如果需要百斤土豆,私自可计算需要多少土豆种,我目前只想留下千余斤的土豆做种。”

千余斤也只能满足十个村的量,大夏何止有万余村?看样子这土豆种不够啊!

“秀才,能不能多留一些种子?”刘克俭依旧心有不甘,试探性地问道。

对于刘克俭提出的问题,高阳心里也是有想法的,现在自己有二万石的土豆,培育种苗大概需要二十天,关键造酒不一定是自己最想做的事业,老百姓能吃饱饭才是积德大事。

“呵!是我考虑不周,世子既然这样说,我打算拿出一万石来做种,考虑到大夏的实际情况,这一万石我交给世子和公主去分配,结果我就不再过问。”

高阳将自己的决定最终说出来,面前本村和外来的百姓,一千石土豆就足够坚持到下一茬收获,酒能少造就少造一点吧,人命大似天……。

刘克俭听到高阳最终的决定,知道这已经是很给面子了,每个村的百姓哪怕是种植半亩,这个冬天也是维持过去。

最终,关于土豆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而村里村外的村民,都高兴地领了一份满满当当的一碗红烧土豆。

赵大山这几天用弹簧钢材料打造了十几副机括配件,苏木匠家也根据机括的多少,造出了对应的弓弩。

虽说胡强等人带领的护村队日夜巡逻,但是每个队员都抽空训练半个时辰的弩弓训练,现在的他们都是一手武器,背带箭弩。

有了外围村的劳力的支持,兵器工坊很快红砖厂房建好了,高阳在度娘那下载的高炉图纸,也交给了官府派来的工匠,按照要求将高炉搭建完毕。

“这里哪里煤炭窑?”

高阳问问大姐夫,他见铁匠铺都有煤炭,而不是后世的焦炭,所以他需要将煤炭运到这里来。

“我以前购买这些石炭的时候,听说摇头岭方向有个石炭作坊。”

赵大山知道自己的小舅子一直称石炭为煤炭,也就不足为奇他的说法,将自己知道的告诉了他。

“既然这样,我就要安排人去采购,制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