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 包子(1 / 4)

加入书签

体检回来,过了半个来月,一直没等到体检报告,文修就又搭五叔的手扶拖拉机去了一趟镇医院,问体检的医生是怎么回事。医生说体检后一个礼拜左右,就都把报告寄出去了,可能是在路上,让文修回家耐心等候。

文修父亲也在着急等着体检报告,拿到体检报告后,还要去镇上粮站转粮油关系,给文修办农转非,就是将文修的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转户口之前,还需要给粮站交二百多斤粮谷,从此以后,就是跳出“农门”,吃国家粮,毕业后就是干部,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靠修理地球讨生活了。

白家亲戚和村里邻居也都在盼着。等文修的手续都办好,大家就该一起好好热闹热闹了。好些人都来道贺,说应该摆个宴席,请大家好好吃一顿。大家多买一些鞭炮、花炮过来放一放,再请公社的放映队来大队部放一场电影。文修的几个堂哥在合计凑钱,在新开播没多久的雪峰县电视台给文修点首歌。现在办喜事都流行在电视台点歌呢,全县人都能看到,比在村里放电影强多了。一个说要点《花心》,今年刚发行的,大街小巷都在唱:“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另一个马上打断说,不行不行,别人还以为我们骂文修是花心大萝卜呢;再一个说,那就点《吻别》,也是今年发行的,火到炸天:“我和你吻别,在狂乱的夜,我的心,等着迎接伤悲”,这多好,送别文修嘛;又有人说,呸呸呸,别搞成同性恋了。23爷看到他们扎一堆又说又唱又舞的,好是热闹,就凑了过来说道:“你们就该给文修点首《小芳》,上个月刚开始唱的,我看会计家的电视里每天都在唱,我也会呢了。”23爷抬手抓下瓜皮帽,深吸了一口气,尖着嗓子唱起来:“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23爷五音不全,公鸭嗓子,唱的如鬼哭狼嚎,还一边唱一边提起他那件破旧长袍的下摆,卖力地扭屁股,逗的大伙儿哈哈大笑,连连叫他打住打住。不过,这歌唱的“村里”、“回城“,还有“河边”的,倒是贴切,大伙一合计,觉得点这首《小芳》确实挺合适的。就这么定了,大伙儿各自把钱备上,只等文修的手续办好,就去电视台点歌。文修也跟着哈哈大笑,只是对他们的选歌不置可否。可惜那时候《爱江山更爱美人》还没有出来,要不,文修肯定会提议点这首歌的。“爱江山更爱美人,哪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好儿郎,浑身是胆,壮志豪情四海远名扬……”

文修奶奶等不及了,备好祭品,拉着文修去鸡笼庵还愿,跪在菩萨面前念念有词,感谢菩萨保佑,白家孩子终于有跳出农门的了,也希望菩萨大慈大悲,继续保佑白家其他孩子,多考几个出去。

白家自从在白石村安家五百多年来,历朝历代都有不少读书出身的,是远近有名的书香门第。特别是民国时期,新式学堂开办以后,白家子侄很多都在学堂上学,考上了不少大学生,同时也带动白石村其他姓氏的孩子都发奋学习,蔚然成风,白石村每年都能考上几个大学生,且不乏清华、北大、复旦之类的好学校,出国留学的也是常有。

改革开放后没多久,后沙镇边上的黄家码头有不少人做生意赚了钱。其中一个挣了大钱的人盖了座大房子。上梁那天大宴宾客,放了好多鞭炮,很是热闹。豪华新宅的门柱上贴着一副对联:“黄家码头万元户,白石村里大学生”。好些客人都哈哈大笑,说那房主钱多膨胀了,敢这样为黄家码头自吹自擂。

但是,在解放以后,因为成分都不好,白石村原来考学的主力军——白家人就很少有考学的机会,后来的工农兵大学更是没盼头了,甚至连参军、招工也都是没戏,政审就是一道无法迈过的坎。不算那些解放前就考上大学出去工作的族人,留在白石村的白家人,已经有四十多年没有人考上学,整整两代人了。

这次文修终于考上了。虽然只是个中专,比以前考上的像清华、北大、复旦之类的大学差了不少,但是也算一个历史性突破,是里程碑,白家人都很激动,奔走相告,时代真的不一样了,读书人有出路了,白家子侄有盼头了。

白石村处处都洋溢着喜庆。每天凌晨,村里打鸣的公鸡们似乎都放开了歌喉,卖力了很多。

时间一晃就到了九月初,村里考上三中和六中的都接到了录取通知书,陆陆续续去学校报到了。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就开始陆陆续续去广东打工了。有些人是跟着从广东回来搞双抢的亲戚朋友一起去的,有些人是拿着广东那边亲戚朋友的地址或者招工的广告,自己找过去的。

几千年来,湖南一直是比广东更优越的存在。湖南和广东之间是南岭山脉的崇山峻岭,在交通不发达的历史上,除了一些做生意的老板和挑夫,所谓贩夫走卒,很少有湖南人会翻山越岭去到广东。“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湖南人立志出乡关,大都是北出“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八百里洞庭湖,往中原发展。自隋唐开科取士,湖南文风日盛,历史上出过14位状元,但是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才在湖南设贡院,避免了湖南读书人冒着生命危险横渡洞庭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