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1章 最后一把悬刀(2 / 2)

加入书签

耽误在了太后这里。

当江南告急的急汛传来后,朝中当日没有商议出一个满意的结果。

越忱宴等不及朝廷拿出章程来,听说他出宫后便冒雨出发了,路上泥泞不堪,马也跑不起来,等日夜兼程赶过去时已经是两天后了。

他到了江南的时候,因江南难辨汛情最初没有及时拿出应对措施,事态已经扩大到无力回天了,也因为令数百万的百姓流离失所成了难民,因而才发生那么多的乱子和惨剧。

而盛宽也是因这次求旨没有准许,他便私自调动了盛家军,也就是贺西守军。

也因此被太后拿住了把柄,成为压死盛家头上的最后一把悬刀。

加上了一条拥兵自重,意图造反等数罪并罚下,导致盛家彻底败落。

而此时的盛云昭在安排一番后,应急物资等此时已然在前往江南的路上了。

这场灾难谁也无力阻止它的发生,只不过是灾难的大小罢了。

果然,如前世那般,直到三日后,朝廷才有了一个定论,只派了五百士兵带着物资前往江南支援。

但并未用盛宽,而是指派大将军潘志鑫带着人过去的。

潘志鑫是太后的人,深得太后信任。

没有越忱宴在,泰安帝也是无力扭转太后的意思。

然而,就在同时,已然陆续的有难民进了京城。

太后和皇帝派了瑞王去设粥棚施粥。

瑞王开始还挺高兴的,精神抖擞的只感觉,终于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

他与心腹幕僚商议了一番,此时正是笼络人心的时机,首先让难民吃饱。

故而,楚昀逸命人每天供给难民的是馒头和米饭。

此时,他并没有意识到江南灾情的严重性,只觉得越忱宴既然将百姓都救下来了,最多也就是解决住的地方而已。

他只以为堤坝修缮好,房子盖好后,难民便可退去了。

可难民不但没有回去的,反而涌入京城的难民越来越多,几天下来,发放到手的米粮眼见快没了。

瑞王一下就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