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 怀州奇案(1 / 2)

加入书签

---------- 怀州奇案 ---------------------------

在吐蕃一战中,郭子仪和部下将领战功卓越,居功至伟,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叶尘被封为怀州知府,为正四品官员。蒙姬雪不愿单独受封,遂与叶尘一道前往怀州赴任。

公元763年,大唐都城长安。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又拉开了帷幕,新科举人云腾特地从怀州府修武县赶来京城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

在考试前夕,云腾还不停地在心里默诵着未婚妻汪楚灵帮他写的文章和诗句,以期望在此日的科考中可以金榜题名,考取功名,然后衣锦还乡,正式迎娶楚灵。云腾其实资质平平,但最是勤奋刻苦,而楚灵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天资聪颖,饱读诗书,为云腾写诗作文应对科考帮了不少的忙,甚至帮他写了很多文章和诗词,让他默记于心,以在考试中临机采用。

果然,云腾不负众望,在这一年科举考试中靠着楚灵帮他写的文章一举夺魁,成为新科状元。一时间披红挂彩,在长安城跨马游街,实乃春风得意,风光无限。他也如愿以偿的回到家乡怀州府修武县明媒正娶了心中倾慕已久的汪楚灵。

三年后,怀州府衙。新上任的知府叶尘看着法曹参军呈递上来的在怀州尚未结案的刑事案件,里面有一个“修武县桃源村陈家灭门案”,赫然映入眼帘,上面写着桃源村陈志平家全家十八口人在一夜之间被杀,嫌犯竟是一名樵夫,现关在县衙之内,预定秋后处决。但令叶尘感到奇怪的是,卷宗上却记录着嫌犯乃是一个哑巴,无法讲话,在县衙刑讯问询时,嫌犯只是连连点头,似乎很快就招供了,但对嫌犯的杀人动机却只字未提。唯一的证物是嫌犯遗失在案发现场的一把砍柴刀。

于此同时,举国上下又爆发了一件皇宫香炉失踪的恶性案件。

说起这香炉,就不得不提起当年安禄山为玄宗皇帝献宝的事情。

那是在天宝九年的天长节,已经成为东平郡王的安禄山向唐玄宗进贡了一件宝物:紫金幡花香炉。只要对着香炉焚香祷告,念动咒语,就会听见仙乐阵阵,天花洒落,香炉氤氲缭绕,奇香满溢,从香炉中飞出八位仙女凌空起舞,个个俏美绝伦,舞姿婀娜,仙女衣带随风起舞,仙袖裹香飘动,当时看的玄宗错愕定睛,惊叹不已,呆立良久。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携带贵妃和皇亲逃往成都,安禄山在玄宗逃亡的前一天夜里,派贴身女侍扮成宫女,潜入皇帝寝宫将香炉盗走,欲送往洛阳安禄山府中。但侍女在去往洛阳的路上被当时的太子李亨派出的昆仑奴劫杀,将香炉抢回,送还皇帝寝宫之内。后来李亨登基即位,为唐肃宗,肃宗去世后太子李豫即位,为唐代宗,香炉一直都完好无缺地呆在皇帝寝宫。但这次香炉突然失窃,事发十分蹊跷。

话说在代宗皇帝李豫寿诞之日,几乎所有的皇亲贵族、文武百官都到场为皇帝贺寿。正当大家享受着寿宴上的美酒佳肴,欣赏着宫女优美的歌声和舞姿之时,突然听到皇帝寝宫紫宸殿方向有喊杀之声,接着只听得一声炮响,紫宸殿上空立即升起滚滚浓烟,并有火焰燃烧。这时最令人感到惊诧的事情发生了:在宣德殿享受歌舞美酒的所有人,都看到在紫宸殿方向的天空中,有两个同罗军人从烈火和浓烟中升向高空,其中一个人手里捧着“紫金幡花香炉“,二人在烈火和浓烟中越升越高,直到进入云层中,然后消失不见!

代宗皇帝见状大惊失色,慌忙命禁军首领独孤宏前去查看缘由。独孤宏到了紫宸殿外,只见殿内浓烟滚滚,火焰冲天,连忙命人从旁边御花园水池中运水灭火,众禁军一通忙碌,终于将火熄灭,但紫宸殿房顶已经被烧毁过半。但见殿内香案之上,之前供奉着香炉的神龛中已然荡然无物,香炉已被盗走无疑。香案旁边的地面上,躺着十余名禁军士兵的尸体,其中还有两具尸体不太像禁军,从尸体腰牌来看,一名是左千牛卫大将军李瀚潇,一名是太子亲卫中郎将许孝德。最令人感到诡异的,是现场每一具尸体的面部都被严重烧伤,面目全非,无法辨认,只能从每具尸体所穿衣物和腰间令牌方可辨认身份。

令人困惑的地方在于,如果尸体面部是被烧毁紫宸殿的大火所烧,那为何身体却完好无损?还有,为什么每具尸体的面具都被火焰烧毁,无一例外?就好像是有人在大殿失火后又特意用火炬将每具尸体面部都烧毁一遍。再有,大殿地面上似乎有一些悬香燃烧后的灰烬残留。此案实在疑点重重,令人匪夷所思。

很明显,凶手就是要乘着代宗皇帝寿诞之日群宴百官之时动手作案,因为这个时候皇帝寝宫防范最为薄弱。

代宗皇帝大怒,欲当众斩首禁军首领独孤宏和右千牛卫大将军白远泽,以惩其护卫督察不严之罪。但文武百官都为其求情辩解,丞相苗晋卿道:“陛下,独孤宏和白远泽的确有失察和守护不严之罪,导致国宝丢失,然一则今日乃皇上寿诞,文武百官全都奉旨来宣政殿为陛下贺寿,二位将军也没想到凶手会在此时作案;二则依方才紫宸殿上空影像判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