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8章 为家人说书(2 / 3)

加入书签

人的心神融入书中。

“这一天,王云春与友人在酒肆之中饮酒,却忽然有友人带着一名老者从外走来,老者本就神色略显激动,进了酒肆后找到了王云春,竟然在他面前就直接跪了下去.”

易书元折扇遮面,发出悲切苍老的声音。

“王义士,王义士,我孙女被人拐走了,官府不接我的案啊,求您帮我找找,求求您了,求求您了!”

易家人听得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易保康和易阿宝甚至都下意识站了起来,四处张望室内,但又立刻反应了过来,是易书元在出声。

这是说书者的口技!

易书元面色不改,声音化为平静。

“那王云春平日里虽显痞气,但一个古稀老人给自己下跪,如何能不动容,赶忙弯腰扶起老者.”

“老人家,您这是折煞我了,有什么话起来说,您先起来说啊!”

说这句话的时候,易书元的声音又变了,变得和王云春一般无二,听得石生都不由想起了那个样貌平平的王义士。

一个曾经真实发生的故事,在易书元口中声情并茂演绎出来,便是声临其境。

老人变卖祖宅筹集银两,只为让王云春接下这桩案子,自己则只是抱着一床铺盖在外。

“浅州气候有别于他处,外州或许已逐渐升温,但在浅州起一阵凉风则依然刺骨,当王云春再见到周老汉的时候,其人已经冻死在外”

易家人共情之下各个面露悲切,甚至有人偷偷抹泪。

想想曾经一把辛酸泪把孩子带大,若是忽然被人拐走,该如何伤心,死前不闻音讯,该如何绝望?

易书元也是叹息一声,这声叹息既是他自己的,也是王云春的,此刻更是化出王云春心中所想。

“我王云春自诩有道义,今日贪图了金银却还迟迟不动,却不知古稀老者盼孙之时冻死在街头若不能将其孙女找回,再无颜面归乡”

此刻的声音再次化为易书元的本音,只是略微低沉。

“留下钱财托人埋葬周老汉,王云春带着老汉的银两和自己的一些积蓄便上路了,其人号称神行太保千里寻踪,赶路之时犹如脚下生风,直奔那留州而去”

“只是王云春不知道的是,此番出门寻人,绝非一帆风顺,其中所遇之事,更非常人能想”

随着易书元的叙述,王云春的故事逐渐接上正轨,到他于长风湖畔买醉之刻,已被仙人所查.——

抚尺起惊雷,折扇伴风云,书中说故事,口中化万千。

易书元一个人带出的故事,让人好似随着他一起经历了一次万千里寻踪奇遇。

一个故事讲完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时辰。

易家人听得有激动有欢笑,也被带出泪水,更是对仙妖斗法新奇不已。

而当王云春在仙人相助下,带着小孙女和其父母一同来到周老汉墓前,于说书声中感受那祖孙人鬼相隔的最后一面,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仙者云:''王捕头,我们后会有期!'',话音落下便驾云离去了.”

易书元此话落下,书便算说完了。

他摇着扇子看着易家人,众人仿佛还在故事之中,好一会都无人说话。

饭桌上,也就灰勉偷偷爬上来吃得起劲,但也无人留意到它,即便是亲历者之一的石生也再一次被师父的故事牵动。

良久,易保康才

“兄长这书,说得真好”

其余人也纷纷发出略显激动的言语。

“大伯,我在县城遇上过的说书先生,根本无法和您相比啊!”

“伯爷爷,您真是绝了!难怪您要说书呢!”

“是啊,说得太好了,哎呦,还好是找到了!”

听着激动感慨,易书元则缓缓起身,抓起了抚尺也收起了折扇。

“你们慢用,我出门解手,一会就回来。”

说着易书元转身走向门口,开门出去又将门关上,只是并未走向家中茅房,而是一步步走向了院中门头。

大黄狗张嘴摇着尾巴,看到易书元显得十分激动,但后者显然并不是来投食的。

易书元将院门打开,外头昏暗的天色之中,正有三人站在外头。

三人两高一矮神色各异,又在门开之刻纷纷看向门头。

“易先生,好久不见了!”“见过易先生!”

黄宏川笑言拱手,老松同样躬身行礼,而那个面带惊愕有些不知所措的佝偻老者,则是西河村这一带的土地公,这会也跟着一起行礼。

易书元向着外头回了一礼,好奇问道。

“几位如何知晓易某回来了?莫不是土地公前去告知的?”

听到这话,土地公赶忙出声道。

“哎呦易仙长,可不是我呀,我虽知道您回来了,但也不清楚您是仙人啊,也是山神大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