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1章 军队设想(1 / 2)

加入书签

东厂官署。

林枫坐下来后,魏贤于正等他一派的官员,分两排坐了下来。

东厂里的下人,端着茶盘上来,给众官员上茶。

“此战,林公可有办法让蒙族人应战?”于正坐下来后,目光望向林枫问道。

闻言,林枫淡然一笑,随手端起旁边桌上的茶碗,轻轻抿了一口。

“如果本公说没有的话,于尚书是否认为,本公也过于自大了?”

“您不是那样的人,这近一年来,朝廷能从群狼环伺中化险为夷,全依赖您的运筹帷幄,老朽相信,您既然敢战,定然是有把握的。”于正笑笑,很不吝啬的说道。

其他官员听到这话,都点了点头。

去年前,朝廷的军队,还没有给予众人信心,辽东的战事,也是屡战屡败,甚至于,很多时候,面对凶残的女真人,不战自溃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可是自从这位林公接手后,战事便陡然逆转,短短时间里,非但数次打败女真部,还将女真部的老窝都给端了。

这要不是这位林公的个人能力,谁也不会相信。

众官员毫不保留的应和夸张,林枫多少有些受用,哈哈一笑。

“此战关乎着我朝

北边数十年的安定,或许有些仓促,但迟早要打,既然他们蠢蠢欲动起来,晚打不如早打。”

“只有打出浩浩声威,打出不败名声,宇朝才能震慑四方,赢来发展的时机。”

“至于说胜算,说实在的,本公现在也没有完全的把握,不过,就算不能将乞颜部给歼灭,但他们想要越过边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话说的平平淡淡,那言语之间,却隐隐带着无比强烈的自信。

这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有足够的底气。

宣化之战后,虽说五军营和神枢营有不小的战损,兵力少了许多,可是经过战争的洗礼,但凡从战场上回来的神枢营新军,都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这支从入军开始,便由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军队,已经成长为一支合格的骁勇之军。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有些夸张。

实则,一点也不。

这支新军从进入军营的第一天开始,接受的便是纯正的军事化训练,战力的提升,那是日益飙升。

白天战力训练,晚上则是学习提升。

严格的军机军律,还有思想上的灌输,便是一名普通军士,思想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

唯一欠缺的,便是真正血肉场上的实战。

宣化一战的惨烈,不必多说,经过这惨烈的战争后,活下来,适应下来的,如果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骁勇之军,反而有些说不过去了。

听着林枫的话,众人的脸上,都浮现出笑容来。

放眼整个宇朝,怕是只有这位林公有底气,有自信,说出这样的话来。

“今日让大家过来,有几件事情,要与大家商议一下。”林枫将话题转回来,转移到正题上。

朝局变幻,动荡不安,临行前,他自是要做好安排的。

“魏少傅,德州的事,本公就交给你了,四大皇商虽然离开了京师,但本公已经做好了安排,粮食短缺,你可与他们联系,总之,无论如何,保证内部安稳。”林枫先是看着魏贤交代道。

“是!”魏贤郑重应道。

外敌虎视眈眈,内部的安稳是十分重要的,魏贤自是明白其中的道理。

林枫说完后,目光再转移到于正身上,朗声道:“于尚书,京军战损,边军势弱,至于各地那些卫所军,本公已经不抱希望了,当下,朝廷还需要继续募兵才是。”

“林公说的是,要是此

番有充足的可战之兵,局势就不会如此被动了。”

“不知,林枫打算募兵多少?”

于正想了一下问道。

“二十万!”

当这三个字出口,众官员也纷纷瞪大了眼睛。

上一次林枫提出募兵,也只是招募了五万人,没想到,直接就提了二十万。

于正则是面露难色,无奈的苦笑。

“有什么问题?”林枫看到于正的变化,开口问道。

“林公当知,上一次募兵之所以能完成,更多源于您在辽东连番取得的大胜,给了百姓无穷的信心,让许多有志之士看到了希望,因此,愿意参军报国。”

“可实际上,百姓们对于如今的军制,是有些抵触的,近年来,募兵已经变得愈发困难了,二十万之数,恐难达成。”

宇朝的军制是卫所制。

军户亦兵亦农,有房屋,有田地,每月有固定的月粮。

这种军制最初的时候是不错的,战乱过后,地方空虚,可以有效的减轻后勤压力。

可是,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