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8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1 / 2)

加入书签

杨雍站在那里,望着林枫身边众朝臣欢呼雀跃的样子,心里头叹了一声。

杨文轩离世后,他当之无愧成了内阁一派的领袖人物。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到如今,他发现,面对林枫这等妖孽,这个领袖位子,承担着怎样的压力。

知道此时,杨雍的心里,开始变的茫然起来。

走到这一步,朝廷上已经阻止不了变法的脚步,唯一能做的,便是尽快将消息传回家里。

就这样,林枫照搬过来的摊丁入亩,被大宇朝的一干群臣认可,通过了。

当然了,变法是一件大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搞定的。

便说这摊丁入亩,林枫将大体的变革内容说了出来,魏贤等人就需要罗列各种变法条款,同时制定变法过程中相应的一些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

变法更是如此。

没有法律的约束,靠着人们的自觉,绝对不可能成功。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林枫没有全程参与其中,只是偶尔过去看看,顺便补充点意见,便如此,对于忙碌的官员们来说,也是金玉良言,让他们获益良多。

闲暇之余,林枫也没有闲着,带着玻璃厂里的工匠,将玻璃瓶、玻璃樽、

玻璃杯这些东西鼓捣了出来。

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大的技术含量,熟练的工匠,点拨一下,很快就能制造出来。

不过,林枫要的可不仅仅只是个能装酒喝酒的瓶子杯子,他要的是真正的精品,首先,外观必须精致,起码给人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

这些稀罕玩意,林枫自然是给那些士绅权贵们准备的。

琉璃樽,早在宇朝之前,就出现了,但是由于稀缺程度,价格十分昂贵,寻常的士绅权贵就算眼馋,也舍不得花那昂贵的价钱。

而林枫在玻璃厂里鼓捣出来的玻璃樽,使用了最近的玻璃制造工艺,单一个玻璃樽的成本,还不超过三两银子。

林枫相信,这东西出现在市面上,那怕价格翻上十倍,卖个三四十两,也会有大把人舍得掏银子去买。

还有玻璃瓶。

宇朝的酿酒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

若是将这些酒水用玻璃瓶盛装起来,再贴上标识,岂不是显的很是高档。

为此,林枫特意让人收购了一座陈年酒坊。

酒坊里使用的酿酒工艺,都是大宇最传统的工艺,林枫接手后,立刻命人再多加了一套蒸馏设施。

虽然只是加装了一套设施,可是酿出

来的酒,比起之前来,色泽上清澈透亮,口感也甘冽无比。

将这种新酿制的酒往玻璃瓶子里一装,再往陈物架上一放,给人的感觉,就截然不同。

随着玻璃瓶子、玻璃樽这些研制出来,玻璃厂的生产项目增多,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厂房修建。

如今的玻璃厂,分为三个大的区域,大块玻璃和玻璃镜子占用了两个大块区域,还有一个小块区域是制作琉璃制品,这三个区域的工匠加起来,人数超越了六百。

等到新的厂房建成,投入生产,玻璃厂的工匠数目,又会增加数百,达到千人左右。

在这个时代里,千人规模的厂子,绝对不多见。

京师里。

玻璃坊的生意,依旧火爆。

第一批玻璃樽、玻璃杯出现在这里,京师里的权贵们,立刻闻讯而来。

短短一个时辰不到,所有玻璃樽玻璃杯被抢购一空。

为了满足供应,玻璃厂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

京师里一片火爆,但比起京师来,数千里外的金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四大皇商的共同筹办下,一座新的玻璃厂在金陵城外拔地而起。

随着京师里的工匠调拨过去,第一批大块玻璃和玻璃镜子

很快制造了出来。

那些早就眼馋了许久的江南士绅权贵们,哪里还用得着宣传,四大皇商在各地的玻璃坊,开门营业的第一天,就疯狂涌了过去。

没有任何意外,在京师里销量下滑的大块玻璃和玻璃镜子,在江南热卖了起来。

尤其是那些权贵世家的女人们,当初不远千里让人送京师往回代购玻璃镜子,现如今,到了自己门口,买起来更是不加手软。

再者,便是玻璃樽。

两座玻璃厂虽然相隔数千里的距离,但是一直都有消息上的来往。

京师这边将玻璃酒瓶和玻璃樽制造出来,金陵那边也有样学样,很快将玻璃酒瓶和玻璃樽制造出来。

不过,这些商铺的掌柜,一个个都鬼精鬼精的。

知道玻璃樽在京师供不应求的销量,他们没有如同大块玻璃和玻璃镜子一样,直接放在商铺里售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