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9章 投名状(1 / 2)

加入书签

丁赫失踪了?

这可是大新闻,顿时整个合原哗然。

丁赫是谁?

目前全合原市最红的仕途新贵。

不但是全省最年轻的副处干部,还创下了半年升多级的官场传奇,更是《超级百灵》栏目总策划、工作项目组组长。

另外,还曾是女市长前秘书。

就因为丁赫失踪的消息,市长被查也由小范围传播变全市皆知。

名声在外的女市长,咋就一下子成了贪官?

贪官不是一日练成的,只不过伪装得好。

红得发紫的官场新星,原来是送礼送出来的。

八十万哪来的?

肯定也是贪的了。

上班一年能攒这么多?以为是丁菲特呢?

平时根本看不出来呀,人模狗样的,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随着传言的扩散,人们很自然地加入了认知,当然是宁可信其有了。

短短一日之间,丁赫与方语的风评,由云端跌落尘埃之下。

这些几乎一边倒的认知,主要是普通民众的看法。

体制内人员自有不同理解,尤其党政大佬们看得更深。

正因为看得深,想得多,反而增添了更多烦恼,甚至到了难以抉择的地步,比如副市长傅稀强。

傅稀强,人称“和稀泥”“墙头草”。

大多数人都对这些称谓嗤之以鼻,也对傅稀强本人很是轻视。

但傅稀强却不自卑,反倒很自得于自己的识时务,暗讽同僚虚伪。

自信归自信,可就因为这个名声,也影响了傅稀强的晋升之路,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说法。

现在傅稀强四十六岁,担任副厅实职已经三年多,正是一个坎的年龄。

假如一年内晋升市委常*委,或是省厅常务副厅,五十岁之前还有升正厅希望。

如果短期内没有这种机会,仕途也就这样了,退休都未必能享受正厅待遇。

傅稀强不甘心呀。

可自己原来的靠山已经退二线,根本没能力帮忙,只能靠自己抓机会了。

这绝非一般机会,可遇不可求,稍纵即逝。

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来了,要不要抓住?

傅稀强可犯难了。

什么机会?当然是方语受贿一事了。

傅稀强毕竟是副厅级官员,自是不像普通民众那么肤浅,不会天真地认为这是单纯的贪腐。

以傅稀强的观察和分析,方语那是有大好前途的后备干部,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那么大概率是栽赃作法。

栽赃的最大嫌疑人是谁?

从受益角度看,非杜乾坤莫属,而且他一直有这个野心。

即便不是杜乾坤栽赃,但显然卜系已经插手了。

卜系专指前省委副书记卜仲一系,卜仲虽已退休,但其门生故吏仍活跃在全省政坛,这次带队的省纪委副书记涂力东就属于卜系。

杜乾坤也是卜系重要骨干,与卜仲亦师亦友,据说还曾有恩于卜仲。

所以调查本身已经成了卜系夺权之战。

假如成功弄掉方语,铁定杜乾坤接任,那么常务副市长位置就空出来了。

但从目前进展迹象看,要想拿下方语,还需要过硬的助攻,否则涂力东不会放任传言漫天飞。

正常作法应该是快速锁定证据,打对手一个出奇不意。

要不要做助攻?要不要递投名状?

目前卜系已经大打出手,方语后面的人还没动静,是无力还手还是有苦难言?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经过一天多思考,傅稀强决定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至于与丁赫、方语的交情……

有什么交情?只是被你们巧使唤罢了。

即使把命全交给方系,方语能赶走杜乾坤,将空位置给我?

姥姥。

只是就这么直接上去不行,得让他们领情才行。

傅稀强经过认真考虑,决定先试着联系卜仲。

电话响了好大一通,才传来一个年轻声音:“哪位?”

傅稀强猜到了,这肯定是卜仲的秘书,于是客气地说:“您好,是穆处长吗?我是卜老师学生,合原市副市长傅稀强。”

傅稀强这纯是套近乎,当初他考入华兴大学时,卜仲早从华兴大学调到省政研室了。

虽说师生关系太过牵强,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是否承认,否则即使是真正的师生关系也枉然。

电话里静了好大一会儿,传出穆秘书热情的声音:“稀强市长好,卜老刚睡着,下午还说打算找你来着。卜老讲,稀强是个好同志,他支持你辅助乾坤主持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