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0章 版权费一元(1 / 2)

加入书签

一场盛大的文化大餐奉献给了全国观众,也进一步触动了部委领导的心弦。

转过天来的调研总结会上,张熙雯明确表态,会向部领导做专题汇报,会将合原现象向全国推广,会做一系列的合原文体兴市专题。

听到这样的表态,与会者全都激动不已,都知道意味着文体兴市将上一个新台阶。

总结会后,中宣*部一行人,满意地离开合原,返程首都,即将开始对合原的推广。

当然这一行中不包括窦海,他既不满意,也没离开,借口是继续探讨创意。

四位音乐大伽,有两位一早就启程了,但欢哥和敏姐二位老师还没动身。

丁赫在送走中*宣部贵客后,马上约了二位老师会面。

会面地点是合原大酒店茶餐厅,只有丁赫与二位老师在场。

相比前两天的气氛热烈,今天的现场明显冷清。

一是因为这两天的连续工作,大家都有些累了,还没完全缓过来。

二是气氛需要渲染、烘托,需要有可借助的媒介,大上午的不可能喝酒猜拳什么的。

三是二位老师多少有些不舒服,不是身体上的,是心理上的。

在昨天庆典晚会结束后,欢哥和敏姐才意识到,被丁赫巧利用了。

以往参加这样的活动,尤其是登台的话,需要履行许多手续的,还要向有关部门备案。

可昨晚糊里糊涂就上去了。

当时觉得很巧,还曾感叹缘分,事后一想,这缘分分明是设计过的。

设计者肯定是丁赫。

两人不舒服之处,既非上台本身,更不是没能获得报酬,而是丁赫这种操作方式。

最起码提前沟通一下,干嘛拿我俩当傻子使唤呢?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现场气氛很怪异,明显疏远了好多。

“我们还要赶时间,酒是肯定不喝了,赶快帮我们安排便饭,吃完就回去了。”欢哥说话比较客气,但显然没有什么交流兴趣。

敏姐只是喝茶,翻看杂志,也是兴趣索然的样子。

丁赫微笑着回应:“好的,我刚才已经交待了。现在餐厨人员刚上岗,他们还需要稍稍准备一下。”

看着丁赫人畜无害的笑脸,感受着其谦卑的态度,欢哥、敏姐感觉有些恍惚:这还是那个精于算计的小狐狸吗?

“二位老师的艺德和水平,真是令人叹服,堪称……”

丁赫稍稍奉承了一分钟,说话变得吞吞吐吐起来,“二位老师,我,我……”

欢哥、敏姐对望一眼,意识到这小子要道歉了。

且看他怎么说?

两人有了“小小调理一番”的打算,故意绷起脸颊,坐姿也板正了好多,就像老师等着学生做检查似的。

“我也喜欢唱歌,平时也试着写,今早刚刚写了两首,烦请二位老师帮着指导一二。”丁赫腼腆地掏出了一页纸张。

欢哥、敏姐都不由得一愣:会错意了?不是道歉?

你还好意思再“烦”我们?他一定是故意的,想以此淡化之前的骚操作。

小小的一番心理建设后,敏姐接过了纸张,很随意地读着:“冰雪早已覆盖我的足迹/远方的炊烟摇曳温暖的召唤/风儿无法吹断我回望的视线/家园好像永远征途漫漫……”

欢哥不由得腹诽:听着好像有点意境,估计他在部队又学文化了,否则初中生未必写的出来。

读过之后,敏姐试探地问:“光写词了,作曲没?”

丁赫讪讪一笑:“我不会作曲,只是瞎哼哼,我给哼唱一下。”

“冰雪早已……”

“一座座山,一道道岭……”

不知不觉间,欢哥神情凝重起来,手臂很自然地律动着。

敏姐则很狐疑,为什么感觉很有意境的样子。

“欢哥,这很适合你的风格呀。”敏姐忽然说道。

欢哥被点中心思,于是不在沉浸于音乐,而是认真地问道:“为什么想到这样的曲调和词句?”

丁赫没有马上回应,而是神情一下子变得有些悲怆,语气也沉重了好多:“去年的时候,我曾经去辽吉省做过奥运寻根,也参观了***纪念馆,看着馆内一段段文字、一副副画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从此以后,我的脑海经常闪现白山黑水,经常梦到那些抗联战士,也经常被炮火中民众的悲惨遭遇惊醒。”

“我想写靖宇烈士、一曼烈士,想写敌寇铁蹄下的民众,想写不屈的闯东关者,可是总也写不出来,总觉得差点什么。”

“昨晚演出之后,我与何靓含交谈,她提起了家乡的变化,我自然也就想到了白山黑水。交谈之后,我回去休息,梦中都是那里的场景。”

“一群不屈的民众,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与环境斗,与敌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