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四章:天上真掉馅饼了(1 / 2)

加入书签

梁珍和彭敏回到饭店一身轻松,搞定了总公司香蕉销路没问题了!心旷神怡啊!

原来觉得找总经理希望不大,单位的人习惯跟单位的人打交道,他们看不起农村人。李甲宏已经跟总公司挂上了钩,香蕉不缺货,没必要再跟青年队下订单。

想不到总经理是个香蕉控要吃好香蕉,凭着香蕉的好质量,让他毫不犹豫就下了订单!

都说天上不掉馅饼,现在真掉了,真是天助我也!

虽然青年队的香蕉处理完了,市场变化影响不到青年队,但是云龙庄和彭村香蕉销不出去,梁珍觉得自已是有责任的。犹其是云龙庄自已力主扩种香蕉,没销路就是害了村民。

罗庆天正在搜集自已走资的证据,香蕉熟烂树上这就是罪证!

打通了地市渠道,李甲宏想掐脖子也没辙,而且可以拉动香蕉市场价格上扬村民得利!

彭敏洗了头正在吹干头发,打通了渠道她也非常兴奋。

“阿珍,想不到总经理这样迷恋我们青年队的香蕉,这订单马上就下,太好啦!”

“是呀,我也没想到这样顺利,都说鸿运当头好事门扇挡不住,我们走鸿运了?”

“应该 是吧,阿珍,地市的价格是比不上江城的,这收购价提不提高呢?”

梁珍认为,收购价已经提到两毛二了,再降下去就有失信之嫌,云龙庄、彭村群众会错误认为胳膊朝外拐坑熟人。这很难解释清楚,两分钱不多,自已 利润少些就成了。

“阿敏,这收购价不好降,地市价四毛五比江城低七分,但是运输、销售费用不到江城三分之一,这差不多抵消了提价的费用,我们的利润少拿 些也就过去了。”

彭敏点点头说:“是呀,外村人拿上两毛二,自已人拿 两毛那些铁算盘就觉得吃了大亏,斤斤计较我们的利益就可能引起内斗,产生离心力得不偿失呢!”

“阿敏,你很豁达度量大看得开,有当家人的素质!能管好这个大家庭!”

“是吗,阿珍,青年队的财产至少有一半是你挣来的,你不斤斤计较才有青年队同心同德,努力工作。如果你要单干或像李甲宏那样,已经成富翁啦!”

梁珍当然知道自已在青年队起了多大作用,如果像李甲宏那样拿30%利润江城走货就拿了一万多元。帮人推销拿佣金自古以来就有,早就成了商业惯例,不是剥削。

能够推销积压商品,对商家来说就是救援,避免亏损。让产品升值那就是为企业赚钱,企业没有参与产品流转,这之间产生的利润或亏损都与企业无关。

按这商业法则,地市走货产生的利润或者造成的亏损,都由李甲宏和梁珍承担,企业只拿产品价值部分。就像下江村香蕉一样。这利润是梁珍送给了青年队。

“阿敏,按商业惯例,李甲宏索取30%利润是正当合理的,我们多数队员认为他坑人剥削是不懂商业法则。如果我也跟李甲宏一样这青年队就炸锅散伙了,你说呢?”

“是呀,现在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吃大锅饭上,可以接受吃木薯粥大家饿肚子,不愿接受他吃一碗米饭你吃三碗米饭。阿珍,你想过没有,大锅饭是妨碍发展的。”

“阿敏,我早就认为吃大锅饭没有前途,在原始社会必须吃大锅饭才 能生存,在文明社会吃大锅饭妨碍发展。这问题等待时局平稳了再讨论解决吧!”

彭敏梳好头发,就跟梁珍到餐厅吃饭,打通了销售渠道心情大好,梁珍要了瓶法国葡萄酒,羊肉汤、蒸鹅肝、三纹鱼片,烤鸽子、油菜心,跟彭敏对饮起来。

三杯美酒穿 心过两朵桃花脸上来,彭敏忽然想起水果批发部老板。

“阿珍,对了,你曾经答应批发部张经理的香蕉怎么办?价钱都是四毛五还给他吗?”

跟张经理谈的仅仅是口头协定,没有合同也没付定金,按道 理那就没有约束力。梁珍认为既然答应了别人那就应该 尽可能办到,分一万斤香蕉给他只是比较麻烦。

“阿敏,价钱一样把货分给两个顾客,当然比只供一个麻烦,答应了的事该尽力做到哦!”

“阿珍,言出必行是应该 的,但是约定没有确定,也可以不受约束的。”

“这话有道理,阿敏,张经理是直爽的人,私营也是一条渠道,多个朋友多条路该给他。”

这观点彭敏也赞同,现在某些行业允许私营,交些私营老板有益无害。

“阿珍,一车货分一部分给私营老板,公司会很反感的,有可能堵塞公司渠道呀?”

“有道理,阿敏,公司的货20吨已经满载,张经理的货就另外装一车好了。”

彭敏想了想说:“阿珍,这批量三个村香蕉可能不够,需要外购一部分啦!”

这个问题梁珍也想到了,下江村有六十亩香蕉,他是分批成熟的,先了解批量多少再考虑外购。以高价外购质量也不会有多大差别,张经理那些客户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