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五章:李甲宏再发雄心(1 / 2)

加入书签

梁珍和彭 惠芳走货江城,总公司过磅后出来,发现水果摊有榆州香蕉零售,两人很是震惊,这不是自已运来的香蕉呀?问了一下老板价格,每斤八角五。

零售摊点有榆州香蕉,这说明榆州有人走货到了江城!好快呀,这走货人是谁呢?

走货江城需要汽车,资本需要至少五千元以上,梁珍想来想去没有发现贩运户中谁有这样大的能力。最大的可能是李甲宏,其次是某一家大香蕉园自产自销。

大队香蕉园积累了两三年,资金可以达到五千元,但是他没有开通渠道,不熟悉地方不敢贸然走货远道的江城,敢走货的应该 是李甲宏。

李甲宏重新掌权后就把贩运香蕉当主业,蔬菜零售为副业,贩运赚的钱压着不上交,年终奖职工发到一百二十元,干部发一百五十元。职工得到好处都 拥护支持他。

他有野心称霸市场,以梁珍为对手展开较量,地市渠道他因为没有优质香蕉输了,较量失败后马上调整战略,出高价收购优质香蕉,把贩运散户压迫贩运次货。

有了优质香蕉控制了批发市场,挤压了公司柜台香蕉的销售量。他觉得自已力量壮大了。

资本膨胀,他认为可以开拓新渠道扩大生意了。李甲宏找司机李得胜饭馆喝两杯,就了解到梁九江城渠道的情况,梁九出货价是五毛二,比地市高了七分!

梁九四万多斤香蕉三天就基本售空,很惊人啊!销量好这价格还可以迅速提升!

这说明江城的消费市场很大,每天的销量至少一万斤以上,也就是说每天到货一车,也不会发生冲突造成积压滞销有烂果损失。

于是李甲宏带货一车闯批发市场,果蔬批发市场香蕉是空白,跟批发老板一拍即合,谈好五毛二出货长期供货。于是,梁珍彭惠芳就看到了零售摊的香蕉。

“九哥,强大的竞争对手出来了,你觉得他是谁?他会不会抢我们的渠道呢?”

“惠芳,榆州除了李甲宏没谁有这能力,他肯定企图抢我们的渠道报一箭之仇,但是他的高价香蕉还是比不上我们的,批量也没有我们的大,还没能力抢公司渠道吧。”

彭惠芳点点头说:“这李甲宏衰货怎么就要跟我们较劲呢?找别的渠道不行吗?”

“惠芳,现在市场刚刚松缚,市场竞争还没真正开始,明年这个时候可能出现几个李甲宏呢!搞长途贩运的就不仅仅是两家,榆州香蕉市场就热闹得很啦!”

彭惠芳听了这话忧心忡忡,只有李甲宏挑战就出了许多问题,有几个同时争夺怎么办?

“九哥,一个李甲宏就够麻烦了,同时有几个那不乱成一锅粥了吗?”

“惠芳,几个不算多,将来有千万个农民闯荡市场,香蕉赚钱会剌激农民大量扩种,不单榆州其他县农民也会跟风种,大量香蕉几个人怎么能消化得了呢?”

“九哥,那么多人种香蕉一旦滞销怎么办?吃也吃不了空送也没人要啊!”

梁珍摇摇头,这丫头有点杞人忧天,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市场庞大,十年内都继续扩种,价格不断上升,不会出现滞销。

“惠芳,你担心的情况不会出现,国家有几百个城市,八亿人口,能种香蕉的仅限无霜地区,将来的贩运大军会把香蕉运送到很多城市,不会出现滞销。”

“九哥,很多人都可以长途贩运了,我们怎么办?还能保持这两条渠道吗?”

“惠芳,商场如战场,很难说一定能保守什么渠道,但有一条保持我们香蕉质量最优,竞争中你无我 有,你有我优,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梁珍和彭惠芳一边说话一边走回万源酒店,吃了饭到房间补觉。

下午上班时候到公司结账,梁珍跟业务科提了一个要求签供销合同。

“科长,我看到果蔬批发市场有香蕉,说明有人贩运香蕉 到江城了,为了稳定我们的供销关系不受干扰,需要订供销合同,这对双方都有好处,科长以为呢?”

“哦,最近发现零售摊点有香蕉零售,我还以为是你供的货呢,小梁,订合同也好嘛!”

“科长,摊点零 售的香蕉跟我们的不同,拿去对比就知道,为了避免误会该订合同哦!”

“小梁这话有理,我先打电话请示总经理,这有供销合同范本你拿去看看。”

梁珍看了合同范本,只要在供货时间、数量、价格、供货间隔填上合适数字就没问题。

科长电话请示总经理,总经理认为订合同长期稳定货源没有什么坏处,同意订。

公司要求供货规律不能长时间脱销,否则就有权进别人的货。

梁珍提出香蕉有成熟期,受气候限制,十一最后一批四月下旬最早一批,其他时间每月送两批到三批,质量以本批为标准。遇不可抗拒自然灾害除外,看具体情况商定。

今年价格就按现批六角二结算,次年市场如有变动另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