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秦智博、柯南:这个档让柯南玩废了啊……(2 / 3)

加入书签

告信,不光是一种挑衅,更多是成实希望有人能赶在自己下手前,阻止自己。

而自己在进行推理的时候,完全没有察觉出这一点。

即便是能看出来,也必然是案件都已经水落石出之后。

可是事件已经尘埃落定,一个真相又有什么意义呢

由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不仅没有拯救饱受复仇思想折磨的可怜人,反而让其在烈火中丧生。

如果这一切没有发生,成实本该享受的人生,正是柯南在米花町所见到的那样。

可这一切都被自己搞砸了……

相比之下,秦智博却完全不一样。

明明只是去旅游的,却以最快的时间发现真正的凶手,并将其说服的放弃了杀人计划。

虽然案件最后二死一疯,但柯南并不认为这是麻生成实做的。

因为警方根据现场找到的多方证据,证明开枪射杀黑岩辰次、西本健的人,就是川岛英夫本人。

几人在岛上的贩毐证据、名侦探到达月影岛后的通信记录,都证明他们几人在互相猜疑。

最终他们在山顶上碰面,由于商谈失败,爆发了内斗。

唯一有些解释不清的是川岛英夫精神受到巨大打击,得了一种叫做“黄色恐惧症”的病症。

但这明显不是人力可为的事情,可能是坏事做得太多,遭报应了。

……

柯南朝着秦智博鞠了一躬,维持了0秒钟的时间,才缓慢起身。

“谢谢你。”

柯南又发自内心向秦智博道了一声谢。

同一个案件,自己处理的结果与秦智博处理的结果,孰优孰劣,已经通过两篇不同的新闻报导和人生体验揭示出来了。

如果不是秦智博,柯南不敢相信自己会活生生毁掉那样一个好人。

哪怕月影岛上的四个人都是成实杀害的,这四个人本就是毐贩,身上还背着2年前杀死麻生圭二一家的凶案,以日本的法律,法院不会重判成实。

顶多关个十几年,出来后还能做一个好人。

可是自己却连这样一个好人都没有拯救,竟然能放任对方自焚死亡……

从报道上,柯南能大概联想到当时的情形。

一定是自己在推理的时候太得意忘形了,才没有发现成实去自焚了。

从去年前往美国纽约的飞机上所经历的人生第一次杀人案件时,柯南就会在案件发生时,陷入到一种类似“推理狂”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柯南都能明显感觉到那种案件推理所带来的肾上腺素飙升,那种畅快感、刺激感让人欲罢不能。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种太过投入推理本身的状态,反而会忽略一些事情。

忽略一些更富有人情味的事情。

只讲逻辑和证据,不能在犯人的处境上设身处地的去思考,最终就会酿成像月影岛案件的悲剧。

想到这里,柯南再次恍然一下。

曾经,他认为自己永远也无法理解杀人犯的想法,更不会去接受杀人这种行为。

正因如此,秦智博才会说出那样的话。

“你永远也成为不了福尔摩斯……”

福尔摩斯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侦探角色,不仅仅是他那无与伦比的推理能力和判断力,还有他那些富有人情味的决策。

还有《东方快车杀人事件》里的大侦探波洛,明明已经推理出真相的他并没有选择向警察揭露真相,而是提出了案件的另一种“可能”。

福尔摩斯:“当法律无法给当事人带来正义时,私人报复从这一刻开始就是正当甚至高尚的。”

这才是人性的抉择,而不是一台无情的推理机器。

自己还太不成熟了……

出道一年时间的柯南想到之前媒体对自己的大肆赞誉,还有面对镜头和闪光灯臭美摆拍的自己,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

如果福尔摩斯、大侦探波洛也在镜头前摆出那样的臭屁poss,他们还会成为家喻户晓的侦探角色吗

旁边的秦智博看着柯南,也觉得这个小子也许是悟到了什么。

柯南虽然年轻,但悟性不低,出身优秀加上少年得志,身上自带光环,走些弯路也是难免的。

只要他能明白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再慢慢沉淀就行。

其实喜欢探寻真相本身没什么错,只是行走在这个复杂的人世上,并不是所有真相都是要揭露的,也不是所有真相都值得去讴歌。

就像诺兰版本的蝙蝠侠里,戈登局长为了维护哥谭市的和平,几次都忍住没有揭露哈维丹特的阴险面。

有时候,明知真相却能忍住不说的人,才是真英雄。

有句话叫做,“一切尽在不言中……”

只是眼下,秦智博不得不将目前的情况讲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