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8章 媳妇儿,你可不要吓我(1 / 2)

加入书签

第448章媳妇儿,你可不要吓我

李悦的情绪,这几天确实很不稳定。

本来按她制定好的计划,在一两个月之内,是完全可以不跟贾家的人接触,把他们晾在一边,等待着弟弟李野的狠招上场的。

但她毕竟只有二十来年的人生经历,吃过的米还不如人家吃过的盐多,大大低估了诸多人性之中“懒惰”的力量。

没错,就是懒惰。

结婚后的十天之内,李悦和杨玉民都在外面吃饭,杨槐花和杨玉娇也在秀水街的门店吃饭,

而贾家的四五口子,都在西厢房挤着吃方便面。

李忠发拉了半车方便面过来,当成喜糖发给了过来参加婚礼的客人,剩下几十箱都被贾家人给拖拉进了屋里,几种口味轮换着吃,竟然真的相安无事,没闹幺蛾子。

但是十天之后,贾家老小把墙角的方便面全都吃光了,就开始寻思点子。

他们先是找到杨玉民,要他给自己的两个哥哥安排个工作,也不要当什么科长啥的,就当小轿车司机就行。

我勒个去呀!84年的小轿车司机,你给他個科长看他换还是不换。

杨玉民还不是科长呢!

杨玉民当即就啐了回去,双方站在院子里大吵了一架,贾家老两口哭天抹泪的说杨玉民“没良心”,气的李悦当即出门,拐了个弯就把江洪给喊了过来。

白天李悦等人出门之后,贾家人不知怎么的发现了放在花盆下的钥匙,然后就时不时的把电话打回老家村大队里,跟熟识的村民唠嗑,

这一唠嗑不要紧,那成就感、满足感,比吃什么山珍海味过瘾多了。

江洪这两年主管鹏城七厂的安保工作,手底下大几十号退伍兵,有一半都住在中关村,喊一声也就几分钟的事儿。

李野当初让江洪帮助姐姐收拾了杨玉民的房子,不但搞了浴室、厕所,还搞了一套土暖气。

可是花了几千块钱安装费的电话,李悦都没用多少次,却成了贾家人显摆的好玩意儿。

而第三件事跟李悦有关。

结果从那天起,贾家的五口人到了饭点儿就去秀水街杨槐花的餐馆,往那一坐,张开嘴就等着开饭。

而没过几天,贾家老大就办了第二件事。

“走,咱们去给她帮工,好心好意给她帮忙,她还能翻脸吗?”

“那八块钱咱也不用花了,我找到杨槐花的饭店,好家伙,他在京城最热闹的秀水街开了饭店,还雇了两个帮工,每天不知道赚多少钱呢!”

“.”

至于帮工?杨槐花哪里敢让他们帮工,帮了工,你岂不是要给他们工钱?

但是解决了食宿这两大问题的贾家人,舒舒服服的在京城过日子,哪里还有回老家的心思?

不种地不干活,吃喝不愁,这日子对于八十年代初的农村人来说,很有诱惑力的。

讲理?拳头大就是理。

但是接下来的三件事,却让他们改变了主意,彻底的赖在了京城。

贾家老太:“我也不走了,就这日子,天天吃馒头也比在老家强,八块钱天天吃馒头还有剩嘞!”

因为李悦接了田洪山的盘子,掌管着京城周边的销售渠道,需要跟周围渠道上的人及时联系,所以在政策宽松之后,靳鹏就给中关村的家安上了电话。

贾家老头:“诶也,我这老寒腿可找着救星了,不走了,说啥也不走了。”

可贾家人以前没住过暖气房啊!在老家那破宅子里,就一个炉子还时不时的灭火。

贾家的四五口子熄火之后,也就没再提找工作的事儿,甚至害怕之余,还真的起了回老家的心思。

贾家的四五口子一下子就熄火了,这娘家人多势众,媳妇儿说话就是硬气,也就是李悦现在格局跟以前不一样了,要不然打个稀里哗啦,最后还是实力说话。

这上了年纪的人,大冬天的有暖气和没暖气,那舒适程度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十一月中旬降温到了零下,那李悦肯定要生火取暖,他在皂君庙住了这两年,早就习惯了住暖气房。

上瘾了,全都上瘾了。

“乖乖,老贾你们家都有电话哩?”

“那是,我儿子是中选部的干部,我们现在住着暖气房,天天下馆子.记得明天把老锹把喊过来,我得跟他唠两句,几天不见怪想他的”

后世那么多所谓的“奢侈品”之所以被人追捧,不就是拥有着一个“显摆”属性吗?

这老贾一家人突然找到了可以获取情绪价值的方法,一发而不可收拾,你打完了我打,你今天喊张三,我明天喊李四,大家不要抢,轮着来。

结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造进去了一大笔电话费,直到被李悦发觉为止。

李悦气炸了,真的快气炸了。

她从小也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