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5章 前任园长的随笔自传(2 / 2)

加入书签

之后,他又将手里的纸张简单排列,让其的记叙变得连贯。

上面的内容如下——

我叫板仓良三,1945年生人,从小生活在奈良。

我的母亲因难产去世。

也正因如此,从我记事以来就能感觉到,我和我的父亲之间,天然隔着一道可悲的厚壁障。

我的父亲酗酒。

听别人说,这是他在母亲离世以后,染上的坏毛病。

他喝过酒后,经常会无缘由地打骂我,他叫我坏种,我能感觉到他恨我。

啊,其实我也是很憧憬的。

正常的父子关系。

儿子成长为父亲的骄傲什么的。

多美好啊。

我在父亲的无端打骂中长大,一直到上高中。

我记得那时候,从学校回家的路上经常能看到地上有许多羽毛。

乌鸦的羽毛。

我生活的地方,乌鸦还挺多的。

它们很吵。

我偶尔会在回家路上,捡一些看起来很漂亮的羽毛,不知不觉便培养起了收藏羽毛的爱好。

我会把收集来的黝黑乌鸦毛,全都放在床底下,平时没事就拿出来把玩。

后来我再看见飞掠过空中哇哇叫的乌鸦,不觉得它们吵闹了。

只是想到我床下的毛,然后想着孕育了那些漂亮羽毛的鸟儿身体该有多么柔软。

我决定要抓一只乌鸦。

活的。

我从学校的实验室,搞了一点乙醚出来,利用药剂制作了附带诱饵的捕鸟陷阱。

经过了几次失败和改进,我终于成功抓住了一只乌鸦。

那是我人生中,

当时,那只乌鸦就安静躺在我的手上,我突然有一种震撼感,我的心脏砰砰跳动,血脉喷张。

我手上把握着的,是一个活的生命。

其实,我本来是打算,一直看着那只乌鸦,等它苏醒就把它放生。

但等乌鸦真的开始恢复意识,挣扎不断的时候。

鬼使神差的,我没有松开手,反而把它抓得更紧了一些。

我只记得,当时它胸口的羽毛一颤一颤,看起来很吸引人。

慢慢的,乌鸦不动了。

后来,我处理掉了那只乌鸦,留下了一根羽毛做纪念。

从那一刻起,我有了新的收藏爱好。

1963年,我离开了学校开始做小生意。那时候,我已经能利用乙醚,熟练地制作更有效的麻醉剂了。

因此我找上了更大的猎物,一开始是兔子,后来是猫,然后是狗和鹿。

我很有天赋。

毫不夸张地讲,我在这方面是个天才。

只可惜我的父亲不知道这些事情,他不能为此以我为骄傲。

时间到了1967年春季,大概是这个时候吧,我记不太清楚了。

我们镇子上,一个名为加贺朋子的主妇失踪了。

当时把警方把镇子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她,镇上的人还自发组织了人员,帮助寻找加贺女士。

我也参加了,和大家一起找。

当然,最后无功而返。

加贺女士真的不见了,人间蒸发了。最后镇上把她的失踪,定性为神隐。

哈哈,真的很有意思。

神隐哈哈哈哈哈哈。

加贺失踪的几个月后,我的父亲在家里的地下室找到了一个木盒。

他把盒子打开了。

是的,那么显眼的陌生盒子,他怎么可能会不打开呢?

他在盒子里看到了羽毛、动物爪子,还有一截带结婚戒指的女人手指。

那是我的收藏品,我把它们展示给我的父亲看。

我觉得,看到这个以后他应该会以我为豪的。

为什么骂我,打我,把我视作垃圾!?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此句字迹扭曲,并且被用力涂抹掉)

哦,对了。

父亲的手指,真是有些粗糙了。

改一下更新时间,下一章晚上12点前更新。

熬不动了,狗命要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