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七十章 最后的机会(2 / 3)

加入书签

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四大文明各自迎来了一支规模在80001.2万艘战舰的人类舰队的偷袭。当然,结局也没有任何不同,全部被守军歼灭。

人类文明简直太猖狂了!在南门二星系面临决战的此刻,竟然还敢派遣舰队前来偷袭我方本土。这是对决战有必胜的信心了么?

这些该死的人类,真的就狂妄到了这种地步么?!

初步分析之下,这似乎确实显示了人类的狂妄,以及对星系防御战赢得胜利的绝对信心。

但,更进一步分析的话,却似乎又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意味。

首先第一个值得分析的点是,人类选择以一支规模在一万艘左右战舰的舰队偷袭己方本土,是想要达成什么样的战略目标?

想依靠这么点战舰,就打破己方防御?

这得狂妄到什么地步才会做出这样的判断?

事有反常必为妖。

那么…人类这样做的动机在哪里?

这单纯的从战争层面来分析似乎分析不出来,还要结合政治层面来看。

政治层面的话,这一百多年以来,人类舰队始终在疯狂的执行大量任务。据估计,这些年来,人类已经赚取到了超过30亿银币。

加上之前银河系清扫任务所奖励的银币,预计人类手中会有约40亿银币左右的积蓄。

加上泛太阳联盟其余几个文明的支援,按20亿银币计算,人类此刻可动用的银币总量,在90亿左右。

这,距离购买万有理论全套数据所需的100亿银币数额,已经差不了多少了。

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情报系统显示,南门二星系周边,总计六个文明舰队的调动,似乎有些迟疑和拖延,有些指挥不灵的迹象,以及,人类一方再度和云光文明以及其余的一些四级文明展开接触,似乎有意购买万有理论全套数据,如此…

各大分析团队纷纷得出了一些推论。

四大文明元首会议室。

“人类一方的最终极目标,仍旧是奋进计划。”

黑水元首神色阴沉:“依靠盟友的帮助,让己方力量脱身去执行银盟任务,积攒银币购买科技数据。

现阶段已经到了积攒银币的最关键阶段,人类必须要全力以赴的去执行任务,无法令舰队回防。星系防守任务仍旧要依靠盟友。”

乌塔元首缓缓道:“泛太阳联盟的舰队,相互协调不灵,配合失误,补防拖延,显示着他们的联盟关系不再稳固。”

雪域元首道:“这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我方始终未能取得较大战果,但长期局势占优之下,我方仍旧给联军一方造成了超过10万艘战舰的伤亡。

战争旷日持久,看不到获胜希望,人类一方则迟迟未能迎来突破,军心浮动,甚至于厌倦战争,都很正常。在这种情况之下,之前隐藏起来的矛盾也会爆发。”

红阳元首道:“关键的地方在于,人类一方必须要确保战线和联盟的稳固。面临如此之多的困境,他们没有别的办法,便只能选择铤而走险,孤注一掷。”

雪域元首缓缓点头:“如此,人类一方偷袭我方本土的行为,便也可以理解了。

他们其实并不是狂妄,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如今的他们已经被逼迫到了绝境,只能依靠这种冒险的方式,试图通过偷袭我方本土,来降低我方的进攻力度,以免联盟战线在我方重压之下彻底崩溃,从而万劫不复。”

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了。

不是如此还能是怎样?难道真的认为这些舰队是来送死的?

关键就算来送死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啊。

一个文明的核心星系,岂是区区一万艘战舰就能攻下来的?

但既然如此,那反过来看的话,岂不意味着泛太阳联盟此刻虽然看起来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其实内部矛盾和危机几乎已经到了快要全面爆发的阶段?

既然如此…己方的战略,说不得也要修改一下了。

原本决定孤注一掷,发起全面进攻,不成功则成仁,但此刻看来,己方如果全力以赴,却可能因为足够巨大的外部压力,导致泛太阳联盟暂时消弭内部矛盾,压制内部危机,反而增强战斗力,给己方造成障碍。

“一定的压力是必要的。但不能太过巨大。所谓围三缺一,留给联军生还的希望,他们才不会把所有战力全都爆发出来。

必须要分化、瓦解他们的联盟,给他们创造出工不出力的机会。如此一来,他们内部的矛盾必将越来越大,最终彻底崩盘。到那时候,就是我方彻底拿下人类的机会!”

黑水元首语气坚定的做出了这个判断。

其余三位元首对视一眼,各自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赞同之色。

“如此,我们一同向特使申请!对南门二星系的全面总攻,不能轻易发动!要围而不打,或者围三缺一,持续从外部创造一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