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七十二章 超越光速(2 / 3)

加入书签

乎最高加速度了。因为超过这个加速度,三级文明的生命就会在短时间内死亡。

不同文明的智慧生命身体结构不一致,相对应的可以承担的加速度也不同。不过三级文明飞船的加速极限与智慧生命身体的抗压能力没有太大关系,而与抗荷服、抗压剂、身体补充剂等生物科技相关。

以三级文明的科技程度,所能制造出的生物制剂,最高也就能达到这种程度了。

只是此刻,重力一号飞船之中,所有的人员全部都没有服用任何可以提升自身抗压能力的生物制剂或者药物。

在这其中,甚至还有年老体衰的老人。

但此刻,所有人都没有处于高重力场所引发的丝毫不适。

所有人全都安安稳稳的脚踏实地,承受着仅有地球约一半的重力。那因为加速而带来的高达地球70多倍的重力被完全屏蔽,没有给飞船内部造成任何影响!

当这一次试验也圆满成功之后,整个试验流程全部结束。指挥中心那里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和鼓掌声。

在人工重力系统获得重大突破之后,可控夸克裂变装置也随之迎来了重大突破。

有了更为精密、效率更高、体积与质量却更小的人工重力系统的加持,在裂变实验室之中,人们首次制造出了可以被精确控制,可以平缓输出能量的夸克裂变装置。

第一台诞生的夸克裂变装置体积与质量都很大,还不具备装备在宇宙飞船之上的能力。不过没有关系,后续继续优化就是了。

韩阳则将自己的算力投入到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领域。

超光速航行技术。

在四级文明的几大标志性技术之中,韩阳最为看重的,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技术,便是超光速航行技术了。

这项技术的意义之重大,无论如何形容都不为过。

超光速航行,那是多少代人类科学家梦寐以求,孜孜不倦的追求,却又一次又一次折戟沉沙,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毕生心血与精力都无法取得任何突破的技术啊…

到了此刻,掌握了M理论,并在工程层面达成了一定程度现实应用的可控夸克裂变、引力屏蔽与增强技术之后,人类文明终于具备了向这项划时代技术发起冲击的资格。

如今的韩阳已经明确知晓,超光速航行的技术要点,在于通过引力控制技术对于空间的影响。

也即,超光速航行并不违背相对论以及更为深层次的M理论。因为它是空间的运动,而不是物质的运动。

这种空间的运动实现超光速的现象,在宇宙之中存在很多。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宇宙大爆炸。

甚至于就算到了此刻,宇宙仍旧在以超越光速的速度膨胀。

宇宙暴涨理论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红移。

红移既是遥远星体远离地球的速度。通过观测,人们确认,距离地球越远的星体,远离地球的速度越快。

距离和远离速度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这便引导出了另一个常数,哈勃常数。

通过测量红移,人们甚至可以确认遥远星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那么有一个问题是,既然距离地球越远的星体远离地球的速度越快,那么会不会存在一个距离,超过了这个距离的星体,远离地球的速度快到甚至于超过了光速,导致该星体发出的光永远也无法达到地球?

答案是,这个距离是存在的。其长度约为465亿光年。

半径为465亿光年的宇宙,被人们命名为可观测宇宙。超过了这个距离的宇宙,被命名为不可观测宇宙。

光速是常规运动的最高速度,超过了这个距离的宇宙,其信息永远无法达到地球,那当然就是不可观测的。

除非使用超光速航行技术到达那里,否则,任何文明都无法知晓不可观测宇宙之中究竟存在着什么东西。

明确了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引力控制技术来达成对空间的影响之后,进行超光速航行的试验场地便很明确了。

答案是远离任何大质量星体的地方。

因为位于大质量星体的引力场之中的话,星体的引力会对空间曲率造成影响,导致空间曲率达不到进行超光速航行的要求,甚至于形成紊乱,导致空间曲率异常。

空间曲率异常的话,就不是小事了。它甚至有可能令船体扭曲、设备能量过载,有可能令飞船直接炸毁,船毁人亡。

通过计算,韩阳确认,像是太阳这般质量的星体,以此刻的技术,进行超光速航行的极限距离,是1万亿公里之外。

当然,为了稳妥的话,这个距离就要再远一点,最好能达到2万亿公里。

未来等技术先进了,对于空间曲率的控制更加精细、稳定了,这个距离还可以缩短。

于是,在距离太阳2万亿公里的遥远太空之中,在这远离任何大质量星体,周边几乎一万亿公里都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