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七十八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2 / 3)

加入书签

,你们就不打算公开了是吧?

心中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可恶的人类全都挫骨扬灰,卢尔坦指挥官却再也不敢冒进,再也不敢轻视人类半分。

他重新规划好了作战方案,稳扎稳打,从距离太阳两万多亿公里的地方就开始采取常规推进方式,以亚光速老老实实的向太阳系逼近,生怕再遭遇了埋伏。

“人类哪怕成为了四级文明,都只是处在初级阶段而已,相关技术积累不够雄厚,各种造物性能也不够先进,战斗力和我们有十分巨大的差异。

一旦展开正面战斗,人类必败无疑!”

对于赢得接下来战争的胜利,卢尔坦有绝对的信心。

几个月时间悄然流逝,在不断的小规模骚扰战之中,云光舰队终于推进到了距离冥王星轨道仅有几亿公里的地方。

冥王星此刻运转到了太阳的另一侧。直面云光舰队兵峰的,是海王星。

海王星这里此刻已经汇聚了高达40万艘人类战舰。这个数字,占据太阳系总战舰数量的80,占据太阳系、南门二、鲁坦、天苑四,这四个人类固守星系总兵力的40。

此刻的人类数千亿人口仅仅只集中在了这四个星系之中而已。而这四个星系加起来,总兵力不过100万艘战舰,小小一颗海王星,就占了一小半。

但就算如此,就算己方40万艘比云光25万艘,看似己方占优,实际情况却是人类一方占据绝对劣势。

毕竟己方科技差了对方太多。己方甚至连卫星级战舰都造不出来!

但就算如此,韩阳仍旧有绝对的把握守住海王星,甚至于守住太阳系之中的每一颗行星。

原因很简单。

自动化防御设施!

生产战舰是一整个科技体系的事情,受到多方面制约。自动化防御设施的生产就简单了许多,可以轻而易举的堆积出天文数字一般的数量。

再说韩阳也没想着击退云光舰队,单纯的只追求守住而已,其战略难度自然就更低了。

至于战舰都跑到海王星了,太阳系内的其余星球怎么办?

也很简单。如果云光舰队前去进攻其余星球的话,海王星这边的战舰也跟着过去不就行了。反正太阳系内部又没办法超光速航行,常规航行的话,大家机动性都差不多,没谁比谁跑得更快一说。

便在这种情况之下,海王星周边,大战终于爆发。

战争一开始,韩阳便察觉到了双方之间那堪称巨大的战力差距。

除了常规的飞船护罩更坚韧、重力炮弹丸更快、威力更大、激光束威力更高、星际导弹和星际地雷机动性更强、威力更高之外——这虽然已经是极为巨大的差距,足以形成代差,形成碾压,但却都在韩阳的预料之中,并未让韩阳感觉意外。

除此之外,云光文明所掌握的几种新式武器,就真的超出韩阳的预料了。

韩阳赫然发现,云光文明的重力炮的弹丸,在击中目标之后,竟然还会额外发生一次爆炸——并不是常规的那种量子或者夸克激发态的爆炸,而是要比那威力更大,但又很显然不可能是夸克裂变类型的爆炸,因为它不可能做到这么小。

这造成云光文明重力炮的威力直线上升,短时间内给韩阳造成了重大伤亡。

紧急研究之后,韩阳终于有了较为准确的猜测,推测这可能是令物质处于某种极度压缩的状态,骤然失去束缚之后,因为电子简并压力而发生爆炸。其状态大概类似于白矮星或者中子星物质脱离星体之后所发生的爆炸。

当然,威力是达不到正牌白矮星物质爆炸的,但基本原理应该类似。

至于如何做到的,韩阳百思不得其解。

另一个出乎预料的,则是云光文明的重力护罩。

他们似乎采取了多重的、相互搭配的重力扭曲方案,通过在狭小空间内布设多层不同方向、不同强度的重力场,来达成远超一般的防护能力。

这又是一个韩阳未曾接触过的技术盲区。

至于应用在星际导弹上的,应用在激光炮上的,应用在飞船结构上的,等等等等,各种细节多到数不胜数。

各方面的差距加起来,让韩阳甚至有了一种小米加步枪去打飞机大炮的感觉。

幸好韩阳最初的准备足够充分,总战略目标定的又足够低——不求击退敌人,只求守住星球,才勉强维持住了防线。

卢尔坦咬牙切齿,一心要攻下这颗大行星,残酷屠杀一番,以报心头之恨。人类一方,韩阳亲自上场,亲自操纵着几十万艘战舰,将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以及战术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搭配着天量的自动化防御设施,死死的将云光一方的进攻挡在外面,不让一颗弹丸,一颗炮弹降落到海王星的卫星之上。

战线便在这种情况之下僵持。

另一边,四大星系之中的人们则仍旧在拼尽全力生产着一艘又一艘的战舰。只不过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