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章 爆了(2 / 3)

加入书签

的自然种养殖区,也就是没觉醒异能的平常人的专属种地区。

一人一小块地,课题自选,每块地都有编号,根据自身种植物的习性分区。

舍友田苗是个戴着眼镜的姑娘,两人的地块相邻;田苗选择的种子是大豆,姜瑶的地里是玉米。这会地里刚长出一指高的小嫩苗,煞是可爱。田苗手上的笔记本记得满满当当,这会又开始记载。姜瑶看着面前的玉米嫩苗,想到自己的庭院,如果这块地在自己的庭院里那该多好,种地自己真的只有在游戏里在行啊。

刚想到这里,游戏就有了消息提示:“融合失败,请升级后再试。”那就是有搞头咯,虽然还不晓得要多久才能升级。姜瑶目前家园等级还是1级,想要升级,必须把庭院等级刷到2级。想得简单,那加工坊、工棚都还是灰色的未解锁状态。解锁需要大量的钱,升级则需要木材、皮料和更多的资金,至于温馨值,以前游戏里是增加高等级的家具,现在还不晓得。

这些姜瑶现在都没,包里的那点代币,不够看。但是,只要有方向,姜瑶就有了目标,一个字,干!行动第一步,先把温馨值摸透。

“隔壁班的菜都长这么高了,咱们的还是个小幼崽。”一个同学蹲在自己的地边上,如同老母亲看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这一块玉米秧苗。

“菩萨保佑,让我的育苗崽儿健健康康直至收获,信女愿一周不喝奶茶,拜托拜托了!”这话使得周围同学都忍俊不禁,有人说:“才一周啊,菩萨说太少了,至少得一个月!”

“你这思想觉悟不够啊,菩萨太忙了,肯定来不及看你的心愿清单。”

“都说科学的尽头是玄学,让我也来拜拜吧!”

一阵插科打诨后,气氛瞬间高涨起来,不似最初的低沉。

刚刚从那边过,整体化一的实验田,田里的玉米大豆都已经长到姜瑶大腿高度。本以为是人家播种早,谁知竟是同一时间播种,有异能种植的农作物生长速度要比他们普通人快上2到3倍。就玉米来说,她们种植的玉米从育苗到收获需要三个半月到四个月,而隔壁班玉米生长期仅仅是他们的一半。

生长周期快,产量高,异能农作物比普通农作物个头要大,唯一的缺点是农作物组织里沉淀堆积的毒素也要高上2-3倍。

当土地面积减少,农民种植业在各种环境气候变化无常的如今也只能勉强能糊口,若是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弱,颗粒无收也是常事。

从来到这个世界,作为新世纪非必要手机不离身选手,小说电视剧也看得不少,姜瑶心里隐隐有个念头。打定主意,姜瑶便向老师请假,理由是自己悄悄在姜家自留地里种了一批生菜,现在快到收获期,得完善记录。说着还从包里拿出一颗小生菜交给老师。姜瑶这念头还是刚刚升起的,哪里会有生菜,还是刚刚游戏里提前收获后拿到的。

小生菜还不到时间,姜瑶设定的是6小时,时间越长,雇工的费用越高,但是收成越好,连带的伴生物也越多。提前收获,收成和伴生物少了三分之一,但雇工的钱又不打折。但为了计划尽快地实施,不得不这么做。

小生菜叶面色泽嫩绿有光泽,茎枝白色,外观上就能看出没有被污染。姜瑶的代课老师是学农出身的,拿着这株生菜仔细端详,“我先去实验室检测,看看它的各项数值。至于你,假我准了,但是你的试验田不能放松。”

“知道了,老师!”姜瑶利索地点头。得到老师的同意,姜瑶和田苗说了一声,就离开学校。

姜家村在镇子边缘处,从市里出发坐车需要一个多小时,下车后还需要走半个小时才能到。姜家村和张家村隔着一条村道,两个村边上就是蜿蜒的月河,河对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坡。

姜家村的地基本都在村落和月河之间,地势平整,记忆里当初家家户户以务农为生时,这边景致非常好。遥望是连绵起伏的龙王山山脉,郁郁葱葱。半山腰是起伏的云雾,加上农田里的庄稼,好一个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的地方。

拿起手机随便一拍都是不用修图的美照。

姜爸家兄弟姐妹六个,姜家大姑姜红梅出嫁后在镇中心,大姑父贺平章在临镇林业局上班。姜家大姑有两儿一女,大儿子贺怀恩已成家,生了个闺女和姜呈同岁;二儿子贺怀生在南边城市工作,据说谈了个本地的对象;女儿贺怀珍也已出嫁。

姜家二姑姜红菊嫁得稍微远点,不过开车也就20分钟路程。二姑夫张德毅做包工的,一年下来也没少赚。二姑家两个闺女一个儿子,大闺女张悦省城做服装生意,二姑娘张梦没上大学,去学了化妆美容,现在也是拿工资的人,小儿子张斐也是和姜呈同一年出生的。

姜家大伯姜福安,大伯娘李佳卉,两人育有一儿一女,一家人都在省城做生意。儿子姜霖几年前结了婚,老婆白颖是隔壁镇子的人,婚后不久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姜薇也在那边做服装生意,和老公谢明湖自由恋爱婚后生了一个儿子谢宇飞,现在还是个小学生。

姜家二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