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抛砖引玉(2 / 3)

加入书签

的靖安公主,此时靖安脸色隐约可见的幸灾乐祸,司贞安顿时笑了,“济安王乃周朝重臣,十年前镇守边境,手握十几万大军,若非周皇登基时年幼,须他回京辅助,这会儿我们只怕也无缘得见济安王真容。”

靖安听闻嗤声笑道,“济安王再厉害那也只能在边境做主,回了皇都,还不是得对摄政王礼让俯首,要本殿说,周朝还要数摄政王为尊。”

“靖安公主所言不假。”司贞安意有所指道,“可那都是从前的事了,如今...可不一样了。”

靖安眼露困疑,端着茶杯的手也不自觉地缓下了动作,“你这话何意?周朝难道不是摄政王主持朝政吗?”

“周皇已成年,”司贞安面色无波地反问,“如今...周朝来使何人领头?”

“自是济安王!”建安公主答得毫不犹豫。

司贞安笑着点头,“那济安王拥护的是谁?”

“是周...”建安公主顿时截住了话,脸色一僵,是了,济安王拥护的是周皇,偏偏这次出使晋朝的领头为济安王,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周朝皇权已偏向了周天子。

靖安面色暗沉地搁下了茶杯,眸眼凝视着司贞安,“是周皇。”

“靖安公主聪慧。”司贞安赞许道,“想必这其中的缘由你也能想明白了。”

靖安沉默着,建安公主还是心有困惑,“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明什么,毕竟摄政王已然执政了那么久,又怎会轻易放手。”摄政王可是扎根周朝十年有余,他又怎会轻易被扳倒。

司贞安幽幽道,“是啊,摄政王怎会轻易放手呢!”有些话对手说出来比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这会儿靖安心里想什么都无妨,左右种子已经埋下了,司贞安若无其事地品着茶。

建安见司贞安话也不说清楚,心头越发纠结了,“所以周朝如何也还是个未知数啊...”

司贞安看了眼若有所思的靖安,垂下眸静静地喝着茶,不得不说建安这一波助攻真是上道呢!未知数的局面才有利益和合作的空间,这世间从来都是雪中送炭得人心,锦上添花无人记。

一侧的安静许久的德安恰如其分地接了建安的话,“周朝政权之争虽未可知,可周皇为正统,如今又能遣派济安王为使者,联姻晋国,局面之势隐约可见。”

这话一落,建安下意识看了看靖安公主,随后她面上不禁露出丝若有所思。

果真利益动人心,建安公主未必没有想法。

司贞安若有似无地撇了眼德安公主,淑妃的这个女儿倒是个七窍玲珑的,鲁国公那个嫡长孙倒是有福气。

沉默的氛围直至敬禾嬷嬷来请时方才消失散。

虽是给周朝的洗尘宴,但四品以上官员的家眷皆入了宴席,倒是更像是给诸位成年皇子的选妃宴。

司贞安坐在了德安公主下首,这是极为不合理的,以她的身份,应当坐在宗室王妃之后。皇后的手笔还是一如既往的直接。

德安公主显然也瞧出了这位置的尴尬,略带担忧地看了司贞安一眼。

司贞安眉眼平静地回看了过去,靖安瞧见落座的司贞安时怔了一下,下一刻却拧起了眉头,“嬷嬷,下面的人不懂规矩,引错了位置你也不醒一个贞安郡主。”

敬禾显然也没料到靖安公主会发难,下意识要解释,“这是皇....”

靖安瞧着宴会的人越来越多了,毫不犹豫地拦下了敬禾的话,“嬷嬷糊涂了,母后事务繁忙有所纰漏,嬷嬷应当为主着想,弥补过错。”

靖安语气加重道,“还不快些引贞安郡主坐好。”

靖安为主,即便敬禾心有存疑也不敢不从,“是公主。”

敬禾让人移了位置,又亲自引着司贞安坐到了该坐的位子,“贞安郡主莫见怪,是下面的人做事不严谨,弄混了位置顺序。”

“不打紧。”司贞安柔柔和和地应着话。

敬禾福身行礼,“郡主且坐着,奴婢须回禀娘娘事宜,先行退下了。”

“敬禾嬷嬷请便!”待人离开,司贞安拿起帕子掩嘴看向靖安的方向,这位公主果真上钩了,还间接的帮了自己一把,不知皇后得知此事会如何反应。

这也是敬禾此时忧心的事情,原本一切安排妥当,将司贞安推到周朝使者跟前,借机定下联姻人选,偏偏被靖安公主这一搅合,乱了布局。

靖安确实十分满意自己的杰作,之前母后推着司贞安去联姻她是赞同,毕竟是远嫁,还是个傀儡皇帝的皇后,她自是乐见其成。可方才司贞安所说的却让她有了另外的想法。

天底下还有比皇后更为尊贵的身份吗?靖安也是有野心的,太子哥哥顺利登基了她也只不过是长公主的尊荣,上头还得压着个皇嫂,且日后还得仰望侄子鼻息过活。

这般憋屈的生活可不是她想要的,若是周皇胜出,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尊荣,靖安不得不承认她心动了。

更何况作为联姻的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