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2章 出兵北征(1 / 2)

加入书签

大厅里。

短暂的沉寂。

众官员的脸上,无不带着骇然之色。

林枫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们都能听出来,这位是要改变宇朝的军制啊,而卫所,便是首当其中开刀的对象。

“林公说的不错,各地卫所那些将领,尸位素餐,已经成了朝廷养的蛀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倒不如快刀斩乱麻,将这些蛀虫给情理出去。”魏贤沉吟片刻,开口说道。

魏贤掌管户部,很是清楚,朝廷为各地这位卫所,每年里要付出多少。

付出也就罢了,关键的是没有任何收益。

“可是...卫所势力庞大,背后的利益盘根交错,绝对不是那么好动的。”于正皱了皱眉眉头。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作为兵部尚书,他何尝不知道卫所的腐朽。

只是,宇朝延续了上百年,那怕过了鼎盛时期,不是没有过明君贤臣,也不是没有人想改变各地卫所的局面,但大多,都以失败而告终。

其原因,便是卫所背后盘根交错的势力,便是君王,也不敢大刀阔斧的去动。

林枫坐在那里,听着于正的担忧,不置可否的一笑。

“整顿卫所,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还是先说募兵之事吧,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于尚书要抓紧时间。”林枫看着于正说道。

“是,老朽回头就上书,准备此事。”于正点头应道。

新军不入卫所,由朝廷发放俸禄,无需种地,只需为战事负责,这样的招募条件,必然会有许多人愿意参军。

二十万的募兵数量,就不是那样难以企及了。

叮嘱完魏贤和于正后,林枫最后将目光落在刘光赫身上。

此时的刘光赫,目光也看着林枫,眼中包含期待。

“林公可有什么要吩咐的,老朽必定全力而为。”刘光赫先声说道。

“太师掌管的吏部,乃是要害部门,眼下还是先掌控吏部大权为主,我不在的这些日子,要谨防内阁滋事。”

魏贤处理德州难民之事,于正招募新兵,将朝堂上的事,交给刘光赫,这是林枫深思熟虑后决定的。

身居太师位子,刘光赫的身份摆在那里。

即便是对上杨文轩杨雍这些内阁重臣,也可以从容应对。

“为了预防万一,我离京的时候,会将骠骑营留在京师。”交代完各项事宜后,林枫站起来环顾一周说道。

德州难民

未定,京师里林枫也不太放心。

骠骑营战力强悍,全员骑兵,行动自如,留在京师里,可以预防突发状况。

夜色渐浓,等所有人离开后,这里,便只剩下林枫一个人。

他坐在那里,目光透过窗户,望着外面的夜色。

如何能更好的打赢这一仗呢!

这是他现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众人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如今的京师三大营,骠骑营得留下来驻守京师,南大营则是被遣往了德州,他能带着北上的,唯有神枢营和五军营里留在京师的兵力。

算一下的话,也就不到六万人。

可是,既然要开战,他要的,肯定不是守下云州这么简单。

他要的是胜利,而且是大胜,最好是能将木易可汗的乞颜部给重创,那样的话,朝廷就能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

第二题一早,林枫在府上吃过早饭,来到了军营。

苏兴昌和孙昌宗已经收到了大军北征的消息,开始整顿起兵马来。

同时,大量的燧发枪和革新后的火炮,从东厂火器工坊里运出来,配备到这两支军营里。

之前的时候,五军营已经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火枪,但也仅仅能组成

几个火枪兵小队,经过这段时间的不断打造,产出来的火枪,已经足以将这两大营五万多人武装起来。

虽然说,还做不到人手一把吧,起码有半数的人,拥有了自己的火枪。

接下来,将会是一场接近二十万人的大会战,武器装备方面,林枫是不会吝啬的。

火炮的数量,也有五十门。

数量上或许没有火枪那怕恐怖,但是,这些火炮都是经过火器工坊改造的。

每一门火炮,都装置了雷贡底火,无需再点火,便可以发射炮弹,炮击速度,比之先前来,有了很大的提升。

而且,像再遇到上次那种恶劣的天气,也可以打出炮弹来,而不会变成哑炮。

这一次,能否打垮木易可汗的骑兵,就要看这些革新后的火器,能否取得预想中的效果了。

五月十八。

大军经过一日整顿,兵马粮草准备齐全。

林枫没有再敢拖下去,这一日黎民前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