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诗成达府】,《望庐山
第101章 【诗成达府】,《望庐山瀑布》!三千尺才气瀑布!
江州府学院。
大堂。
“啪——!”
周山长面色冰寒,一掌击案,震得砚台墨汁飞溅。
糊名撕开,露出“赵子禄”三字,笔锋凌厉如刀,竟似带着几分倨傲。
“又是此子!”
周山长须发皆张,眼中怒意如电——
第一场考太湖诛妖功绩,赵子禄未曾参与,念其江州府童生案首,已网开一面,给了个【酌情留录】。
只要老老实实赴考,依然可得一个【酌情秀才】的功名。
谁知第二场,此子竟敢在经义策问中,公然讥讽朝廷“不分门第,唯才是举”之科举国策!
——此乃朝廷逆鳞!
“放肆!”
周山长怒极反笑,“区区童生,也敢妄议圣朝国政?!”
卷上,字句刺目——
“今寒门骤贵,虫豸登堂,致使礼崩乐坏……”
“螟蛉之子,岂知诗书真义?”
别驾崔承业冷笑:“赵氏祖上不过是个捐纳的员外郎起家,后攀附朝中三省六部侍郎要员,谋了个漕运使的差遣,如今倒摆起江州百年世家的架子了?”
薛崇虎缓缓起身,官袍无风自动:“传本太守令——”
“赵子禄行径乖戾,藐视国策,判府试黜落,永禁科考!”
“其父赵秉烛教子无方,着其闭门反省三年!”
堂外,
惊雷骤起,暴雨倾盆!
赵府家主赵秉烛本在堂外听闻赵子禄在卷中愚蠢作答,已经面色铁青,未想到这个庶子竟然如此愚蠢!
“太守大人!”
他见此事竟然牵连到自己,不由面色一震,
急忙在堂外躬身,想要辩解一二句,“小儿无知!念在家父赵淮是江州府漕运使的份上还请大人宽恕!”
“若非念在赵淮的份上,此刻你父子就不只是黜落禁考这么简单了,该在刑房签押画供!”
薛崇虎官袍猎猎,神情冷漠,目光如刀锋般刮过赵家主赵秉烛。
圣朝取士,如大浪淘沙。
赵子禄之流,不过是被浪潮拍碎的腐木——
逆势者亡,顺天者昌!
一句惊雷!
“.”
赵秉烛愕然抬头望着府尊大人,咯噔一下。膝头一软,“啪”地溅起水。
他浑身湿透,却不敢稍动。
躬身僵立,额头冷汗混着雨水滑落,在青石板上砸出无声的涟漪。
他猛然想起三年前——
江南道扬州府有个秀才,在文章中抨击科举,妄议“寒门不堪其用”,第二日便被剥去功名,流放岭南道充边军!
“在下.在下”
他喉头滚动,最终重重叩首,“谢府尊开恩!”
“铛——!”
铜锣震响,惊破满院死寂。
衙役们踏着雨水,在考舍间穿行,皂靴踏地,声如闷雷。
“府试第二场!”
“甲字一号,江行舟,甲等第一!”
“甲字十七号,韩玉圭,甲等第三!”
“甲字十九号,曹安,甲等第七!”
“甲字六号,赵子禄——”
“行径乖戾,藐视国策,黜落!永禁科考!”
——轰!
赵子禄惊惧的手中毛笔“啪嗒”坠地,墨汁溅在考卷上,如泼开的一滩污血。
他猛地抬头,瞳孔骤缩:“我……我不是‘酌情留录’吗?!”
江州童生案首,保底也该是个“酌情秀才”!
怎么连这最后的脸面,都不给了?!
“哼!”
衙役冷笑,一把夺过他的考匣,“给你脸,叫酌情!现在院君大人——不给了!”
话音未落,两名差役已架起他的胳膊,如拖死狗般向外拽去。
“不!我爹是举人赵秉烛!我祖父是漕运使赵淮!你们怎敢——”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他脸上,打断了他的嘶吼。
“再多嘴,连你赵家一并治罪!”
——哗啦!
赵子禄被狠狠掼出府院大门,滚在泥泞中。
闪电劈落,照亮他惨白如纸的脸。
这个昔日趾高气扬的赵府公子,此刻瘫在雨地里,浑身发抖,像条被抽了骨头的野狗。
永禁科考——他这辈子,完了!
江州府考舍内,众童生噤若寒蝉。
有人低头掩卷,指尖微颤。
有人偷瞥那空荡荡的甲字六号考舍,后背冷汗涔涔。
“甲字四十二号,张游艺,乙等第九!”
铜锣声落,
满院死寂中,忽有一声呜咽。
白发苍苍的老童生张游艺,枯瘦的手指死死攥着狼毫笔,指节发白。
他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像是怕人瞧见,却又藏不住那一声激动的哽咽。
府试第二场,过了?
他竟真的……熬到了府试的最后一场?
衙役不耐烦地敲了敲他的考案:“老童生,别愣着!还不谢恩院君大人.院君念你是本场府